唐太宗创造辉煌“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魏征的直接建议,这使得唐太宗几乎没有犯错。但鲜为人知的是,魏征对唐太宗的直接建议间接导致女王武则天进入唐朝宫殿。这是怎么回事?
[img]402125[/img]
贞观八年(634年),后宫名额空缺,长孙皇后决定为唐太宗招新夫人。经过选拔,长孙皇后选择了大臣郑仁基的女儿郑。郑的礼仪进行得很顺利,已经到了选派重臣到郑家宣布册封的时候了。
就在这时,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的魏正突然告诉唐太宗,郑的女儿之前已经和家人的孩子陆爽订婚了。这让唐太宗大吃一惊,立即下令停止对郑夫人的礼仪,并批评负责密封礼仪的房玄龄。
[img]402126[/img]
方玄龄说,他在事先的调查中没有发现郑的女儿和陆爽订婚,郑仁基也直接写了一章,说没有。陆爽在直接向唐太宗提交的奏章中解释说,他的父亲和郑仁基确实互相送礼物,但从未为他的孩子订婚。
许多大臣也站出来说,郑的女儿和陆爽订婚纯粹是谣言,所以只有魏征认为他们订婚了。于是唐太宗问魏征:“大臣们可能会迎接他们。为什么陆爽坚决否认他们的订婚(大臣们或顺序,陆氏为什么太疏远了)?”
魏正回答说:“太上皇(李渊)入关后,把辛处俭的妻子强纳入宫,把辛处俭贬官,让辛处俭每天都觉得自己活在旦夕。陆爽可能认为陛下嫁给郑后会像太上皇一样收拾他,然后坚决否认订婚。”
听了这话,唐太宗立即下令撤销郑的妻子的决定,公开表示,郑的错误是皇帝检查和相关部门调查不足,与他人无关。郑被撤销后,后宫的空缺直到孙女王去世才被填补。
贞观11年(637年),一个16岁的女孩填补了唐太宗后宫的空缺,她是后来的女王武则天。如果魏征没有阻止郑,武则天就不会进入唐朝后宫。
魏征的劝诫是如何导致武则天进入皇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