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谁是《郭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江》的作者?怎么欣赏?

郭州后亭把李判官送到晋江

岑参 〔唐代〕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

试试汾水,白云犹如汉时秋。

译文

[img]397462[/img]

驿道穿过西原山,看上去像挂在城头,那河边的送客亭,有送行人在雨中依依惜别。

李判官,你去汾水的时候,看看那里的云光山色,但还是和汉武帝那个时代一样壮丽?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至上元二年(761年),岑出任郭州长史,安史之乱尚未结束。由于战争、土地破碎和人民死亡,诗人亲眼看到的开元盛世一去不复返。这首诗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赏析

[img]397463[/img]

这首诗是送行之作。当时的郭州城,大概是靠山而建的。西原是城外的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道由城外绕山而行。诗的开头,有“西原驿路挂城头”的话。这句话是关于风景的。城市有一个角落。远处有一座重叠的山。驿道穿过山上,看起来像挂在城头;事实上,这是一个叙述,指出了交通的主题。把第一句和第二句连起来读,还能看到雨中送客的场景。除了城市耸耸听闻,远山一抹,驿道蜿蜒,河边还有送客亭;在雨景中,行人似乎可以在路上看到,主人殷殷相送。作者在摄影、提炼、表现三个方面都做出了力量的最好解释,纯粹以写景来叙事情感,却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然而,这首诗不能被视为送客和社交的一般作品。诗人在诗中倾注的思想和感情比简单地送别朋友要深刻得多。在开元盛世一去不复返的背景下,诗人感慨地写下了这两句话:“君去试汾水,白云犹如汉时秋?“话中隐藏着一个典故:有一年,汉武帝刘彻去河东(今山西)祭祀后土之神,乘船游览汾水,喝宴。他很高兴,写了一首《秋风辞》。有句话叫“秋风起白云飞,草木黄落西雁南归”。汉武帝在位50多年,是汉朝的鼎盛时期,而唐朝从贞观到开元100多年来,国力的繁荣比汉武帝的繁荣要好。当安史之乱来临时,却突然陷入如此悲惨的境地,诗人自然无法感受到。碰巧李判官要去晋江,诗人含蓄地向朋友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显然,隐藏在这两句话背后的是诗人对唐帝国衰落的深深叹息。诗人胸中激荡着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怀的激情。有了这两句话,就为这首送行诗增添了许多艺术光彩。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年孤贫,从哥那里学习,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进士,率府兵曹参军。最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为其幕府法官。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代宗时,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在成都中风。


谁是《郭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江》的作者?怎么欣赏?谁是《郭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江》的作者?怎么欣赏?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