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归晋,三国君主三级待遇
三国时期,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魏蜀吴三国开国君主当之无愧的领袖群伦,堪称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英雄。
公元280年,孙吴灭亡,三国归晋,英雄分离时代彻底结束。然而,并不是魏、蜀、吴三国之一笑到最后。相反,司马的大黑马成了最后的黄雀。
三国被摧毁,司马氏作为赢家,给了三国君主一个“体面”的结局,分别被封为王、公、侯,在西晋时期,依然繁荣富贵。
其中,这三个国家的君主待遇明显不同:
蜀国刘禅:作为第一个被摧毁的国家,蜀国君主刘禅在投降后被封为“安乐县公”,在洛阳安度余生,留下了“乐不思蜀”的名言。
[img]397057[/img]
魏国曹宏:作为名义上的禅宗君主,为了展示其王位的正统性,魏国君主受到了最高的待遇。他被授予陈留王称号,并有“不称臣,不崇拜圣旨”的特权。
陈留国经历了两晋、刘宋,直到南齐才被灭亡,相对于刘禅后人在永嘉之乱中被灭亡的安乐县公,可以算是国家的悠久。
吴国孙皓:在最后一个被摧毁的国家,君主孙皓的名声并不好,所以灭国后只被称为“归命侯”。
蜀国被摧毁,刘禅的亲戚们结束了
从表面上看,刘禅投降后,在洛阳的待遇还不错,否则也不会留下“此间乐,不思蜀”的千古名言。
然而,事实上,作为亡国之君,刘禅本身可能并没有受到虐待,但他的亲人却没有这么好的生活!
裴松之在《汉晋春秋》中提到刘禅投降后,他的后宫结局:被奖励给尚未结婚的将领!
汉晋春秋说:魏以蜀宫人赐诸将之无妻,李昭仪说:我不能二三屈辱。自杀——汉晋春秋
其中一个姓李的昭仪,得知自己要奖励魏国将领,心里悲愤莫名,说:“我已经受过一次屈辱,怎么能一次又一次地受到羞辱呢?”于是他自杀了。
[img]397059[/img]
昭仪是汉代开始的妃嫔,仅次于皇后。
由此可见,李昭仪在刘禅的后宫身份还是比较高的,连她都要被奖励给别人,其他后宫嫔妃的经历可想而知。
除了小张皇后,以皇后的尊重和衰老,其他妃嫔都将成为魏国将领的战利品。
刘禅的儿子女儿会怎么样?
据正史记载,刘禅共有七子三女:
长子刘璇:蜀国王子,在钟会叛乱中被乱兵杀害。
三子刘聪:死于蜀国灭亡前一年。
五子刘陈:“何物桥周口如簧,汉帝手牵羊几年。蜀土祠诸葛纷纷,香火曾分北地王。”
刘陈,被称为北地王,也是刘禅最著名的儿子。他在蜀国投降当天自杀,自杀前杀害了妻妾和孩子。
后主将从乔周之策,北地王陈怒说: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姬,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接受,于是送西慢。是日子,陈在昭烈寺哭泣,先杀妻子,再自杀,左右都是泪流满面的人。-汉晋春秋
二、四、六、七:其他四个儿子都活到了西晋末年,死于永嘉之乱。
刘禅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关羽的孙子关统和费祎的儿子费恭。据《三国志》记载,这三个人都是“早卒”。除了诸葛瞻,他们可能死得更早,所以这三个人都应该守寡。
[img]397061[/img]
关家之后,据说庞德的儿子灭门了。当时继承爵位的应该是关兴的妾关彝。刘氏不应该是被杀的主要目标,也不知道他是否能幸免于难。
作为王子和孙子,金枝玉叶,随着国家的破灭和家庭的死亡,这些皇帝与普通人相去甚远,至少在历史书上仍然有他们的痕迹。
汉赵刘渊
公元304年,刘渊自称汉王,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位祭祀,国称“汉”,历史称汉赵。
我又是汉族的侄子,约为兄弟,兄弟去世,不也可以吗?而且可以称之为汉,追尊后主,以怀人望。”迁于左国城,远人归属数万人。-晋书
事实上,虽然刘渊追求刘禅,但他不是刘禅的后代。事实上,他根本不姓刘,甚至不是汉人。
事实上,刘渊是匈奴人。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后代,左贤王刘豹之子利用西晋八王之乱,起兵割据并州一代,自立为王。
所谓“汉”,其实只是为了笼络人心,他与汉朝的关系,还得从他的祖先冒顿单独说起。
[img]397064[/img]
刘邦平定中原后,韩王信叛变投靠匈奴,匈奴引兵攻打太原。汉高祖刘邦亲自带兵迎击,最终被冒顿单独包围和白登山。这就是著名的“白登之围”。
最后,在陈平的计划下,他解决了白登的围攻,但他再也无法振兴军队攻打匈奴了。因此,汉朝和匈奴采取了和谐政策。原来,刘邦准备嫁给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但吕后渴望爱女儿,日夜恳求刘邦,这让鲁元公主幸免于难。他随便找了个宫女,以大公主的名义嫁给了鲁顿。
因此,冒顿单身的后代在中原都以刘为姓,这就是刘渊“我又是汉朝的侄子”这句话的由来。事实上,他和汉朝宗族名义上确实有一点亲戚关系,但实际上没有血缘关系。
孟子离娄章句下有句话:“君子之泽,五代斩”。即使是刘备开创了一代王朝,他的后代也无法维持家族事业,他的遗产也只影响了后世的几代人。在永嘉之乱时期,我相信刘备的后代已经不止五代了。除了著名的刘禅自己的儿子,其他后代即使没有死于战争也会消失!
蜀汉灭亡后,刘禅的亲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