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华(-264年),原名淳,字元节俭,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廖华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廖华显然是黄巾起义军,但他活到蜀国灭亡。为什么?廖华自己说的是参加黄巾起义。我将谈谈他健康长寿的秘密。
当时,这是廖华和关羽的第一次见面。廖华和他的同伴杜元占据了山为王。他们趁关羽和曹操告别的机会抢劫了刘备的两位妻子。廖华得知真相后,杀了杜元,亲自送两位妻子下山。让我们看看《三国演义》第27次《美丽的胡须公里独自行走,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img]393658[/img]
公问:“汝谁也?少年弃枪下马,拜伏在地。云长恐怕是诈骗,勒马用刀问:“壮士,愿通姓。“我本襄阳人,姓廖名化,字元节俭。因世乱流落江湖,聚众500人,劫掠为生。刚才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将两夫人劫掠上山。我问从者,知道是大汉刘皇叔夫人。而闻将军在这里护送,我就要下山了。杜远言不逊,被某人杀死。今天献头向将军请罪。”
关公认为这个人终究是黄巾余党,没有陪伴,是谢之。
书中明确表示,廖华是少年将军。也就是说,廖华当时才20岁左右。众所周知,关公在砍掉颜亮和文丑后,得知刘备的消息,想保护两个嫂子千里迢迢去找刘备。
关羽斩颜良是官渡战争初期,也就是公元200年左右。廖化卒于公元264年,也就是64年后,廖化去世。当时蜀汉灭亡,廖化迁往洛阳,半途而废。等等,廖化的年龄是64岁+20岁左右=84岁左右。即使廖化第一次见到关羽,最多也是29岁,所以64+29=93,也不到100岁。
廖华当时是个少年,一定不到30岁,30岁,不能再叫少年了。也就是说,廖华的年龄限制是93岁;底线应该在84岁左右。
廖化为什么能活得这么久?古代有句话叫:
“人生七十古来稀”。
七十是古稀之年,更别说八九十了。当然,也有一些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虽然古代的平均寿命很短,但也有很多长寿的人。三国时期,司马懿七十多岁;王朗也七十六岁等等。在战争年代,长寿更难。不仅要保持健康,还要保证不被杀。战将经常有战死战场的巨大风险,长寿似乎并不容易。像关羽这样的猛将,活到60左右,张飞才50多岁,吕布也不到60岁。无数的普通战将被临阵杀害。像赵云、廖化这样百战余生的将军,确实来之不易,尤其珍贵。直到七十多岁,黄忠还是被马革裹尸而归。
[img]393659[/img]
廖化的长寿是由某些因素集中形成的结果。具体因素如下:
第一,廖化基因好,运气好。
第一个影响人们寿命的是基因。如果基因不好,天生短命,其他方面再好也没用。有些人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但他们死了。他们只是运气不好或遗传基因有问题。
在乱世中,避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需要一定的创造力。你知道,东汉末年,世界一片混乱,人们随时都有被杀的可能。@ 能够一次又一次地避免杀戮和生存,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创造。
第二,廖化的武功修炼很高。
作为一名士兵,廖华经历了一场战斗,没有受伤。恐怕他不能只靠运气。特别是两军混战时,刀枪如林,箭如飞蝗。没有一定的武功,很容易成为敌人练习的目标。
廖化武功高强,有以下几点可以充分证明:
1、廖化多次担任先锋官。
我不需要过多地解释先锋官的职责。这是一个容易记录和高风险的职位,通常由武功高强的将军担任。五虎上将、徐楚、庞德、张辽、徐晃、张合等人经常在《三国演义》中担任先锋。后三国,蜀汉常担任魏延、王平、廖化、关兴、张苞等先锋。我们可以看到:曾经是先锋的将军,最低标准也是一流的大师。很少看到二流高手担任先锋。廖化曾担任关羽北伐战争的先锋;多次担任诸葛亮北伐战争的先锋;多次担任江维北伐战争的先锋。换句话说,廖化的武功得到了关羽、诸葛亮和姜维的认可。
2、廖华曾经独自骑马冲出包围,去上庸搬救兵。当时,东吴的几支军队像铁桶一样包围了麦城。廖华冲出包围,去了上庸。这应该是极其困难的,如果包围很容易被冲出去,关羽和关平为什么不直接突破,等待什么救援呢?你必须等到山穷水尽,然后冒险突破吗?
3、廖华杀死了敌将秦亮。诸葛亮走出祁山时,打败了曹真。然而,秦亮是曹魏唯一被杀的将军。廖华也是北伐中唯一一个杀死敌将的人。廖华还杀死了山贼杜元。
第三,廖化的人生选择方向正确。
廖华选择的主人是正确的。他选择跟随刘备和关羽。刘备的事业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例如,颜亮和文丑选择了袁绍。袁绍死得早,他们死得早;例如,如果纪灵选择跟随袁术,他会死得更早。曹操、孙权和刘备的将军们都长寿了。这三位主人有很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很大的生存空间和很长的时间。
[img]393660[/img]
第四,廖华心胸宽广,能忍辱负重,能承受挫折。这也是长寿的重要原因。
如果一个人心胸狭窄,就很难健康长寿。就像马超一样,即使他有武功高、运气好、对人有三个优势,他也只会因为长期抑郁而死到40多点。
廖化心胸宽广,根据他被东吴抓住时就能看出来。廖化被东吴抓住后,假装糊涂,装死,躲过一劫。@ 他偷偷逃跑,投奔西蜀,向刘备报告荆州的战争情况。
虽然廖华没有长寿,但他的寿命今天也属于高寿。廖华见证了黄巾起义、东汉灭亡、三足鼎立、蜀汉灭亡。他的生活是各种各样的生活,有苦有甜,有酸有辣。廖华豁达开朗地坚持下去,从不抱怨别人。
廖华吞下的苦水并没有削弱他进步的翅膀。他从未失去过欣赏生活原本面目的方向。廖华的生活也很甜蜜,但甜蜜的日子并没有模糊他探索生活的眼睛;更不用说麻木他勇敢的政治嗅觉了
廖华的生活是追求忠诚的生活。当他忠诚的大汉灭亡时,他把希望放在蜀汉;当他忠诚的蜀汉灭亡时,他的生命就结束了
曾经参与过黄巾起义的廖化,为什么能活到蜀汉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