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谁是开国皇帝中杀功臣最多的?朱元璋一定有个名字。34个人和朱元璋一起打江山。他杀了30个,所以还有4个人幸运地逃过了朱元璋的屠刀。他们是谁?
唐河是朱元璋的老英雄,与朱元璋有着非凡的关系。唐河和朱元璋来自同一个村庄。当朱元璋还是村里的孩子王时,唐河是朱元璋最忠实的追随者。唐河参加起义军时,朱元璋是一位乞丐和尚。唐河知道他的情况后,给他写了一封信,鼓励他参加起义军。
后来,朱元璋来到军营。这时,汤和已经成为一名千家万户的小官员。然而,汤和仍然记得朱元璋是他的大哥,他非常尊敬他。他还专门为朱元璋牵马。
朱元璋后来当了领导,唐和一直是朱元璋的命令。唐和性格冷静、谨慎、聪明。虽然他的军事能力不如徐达常遇春的神级将领,但他一直认真为朱元璋效力。无论朱元璋如何奖励和惩罚他,他都从不抱怨。
世界稳定后,汤和主动交出兵权,带着金银财宝回家做富家翁。到了家乡,汤和一直谨慎低调,从不惹麻烦。每年去北京见朱元璋的时候,汤和从来没有留在北京,也不会随意和大臣交朋友,谈国事。汤和如此低调谨慎,再加上他和朱元璋年轻时的亲密关系,幸运地避开了屠刀。
[img]389879[/img]
穆英和朱元璋有着同样的经历。起初,她也是一个街头乞丐。朱元璋的起义军驻扎在濠州市。有一次,朱元璋在濠州巡逻街道时,注意到一个孩子在街上乞讨。当朱元璋问他的名字时,孩子说他的父母从小就死得很早,从来没有过这个名字。
朱元璋看到他这么惨,突然想起了自己早年乞讨的经历,于是心生怜悯,把他当成了义子。
朱元璋把孩子改名为朱颖,朱颖长大后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后来朱元璋有了自己的儿子,担心收养的义子会和自己的儿子政权,于是下令义子改回原来的名字。
朱英没有名字,所以他说他是由皇帝长大的,所以他把他的姓改成了“穆”。就这样,朱英成了穆英。后来,穆英和傅友德一起征服了云南。云南平定后,朱元璋让穆英留在云南。
在云南的穆英一直恪尽职守,从不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并经常教育他的后代保持低调和忠诚。马皇后去世时,穆英非常伤心,曾经伤心到吐血,如此真诚的感情自然不会引起朱元璋的怀疑。穆英由朱元璋抚养长大,有着深厚的感情。此外,他一年四季都在云南,远离首都政治中心,自然避免了朱元璋的屠杀风暴。
耿炳文不同于唐和这样的第一代英雄,而是第二代英雄。他的父亲叫耿军,他是第一个跟随朱元璋的英雄。后来,耿军在攻打张士诚军时不幸死亡,朱元璋要求耿炳文继承父亲的官位。
继承父亲官爵的第二年,朱元璋让耿炳文攻打张士诚控制的长兴。长兴位于太湖边缘,是江浙的战略要地,地位极其重要。耿炳文攻打长兴时,先后击败张士诚手下的多名守将,成功征服长兴。后来,朱元璋让耿炳文直接守卫长兴。
耿炳文在长兴呆了十多年。在此期间,张士诚多次派军攻打长兴,有时还派出了几倍于耿炳文的军队,但耿炳文逐一解决了这些进攻。驻扎在长兴的耿炳文有效地拖动了张士诚的进攻,为朱元璋攻打陈友谅提供了稳定的后方。
世界稳定后,耿炳文获得侯爵位。他低调,从不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耿炳文总是说他只是一只猎狗,所有的功劳实际上都来自皇帝。耿炳文低调的风格,加上他的父亲为国家而死,最终逃脱了杀戮的屠刀,
郭英和耿炳文年龄相仿,也早早投奔了朱元璋的淮西老队。起初,郭英一直在朱元璋身边做个人护卫。朱元璋经常亲切地称郭英为“郭四”。有一次,朱元璋军与陈友谅军作战时,陈友谅将军陈同理率领军队杀害了朱元璋的中国军队。看到情况非常危急,朱元璋喝了一声:“郭四,杀贼!”
[img]389880[/img]
我看见郭英抱着马,挥动手臂,直接把陈同仁斩在马下。危机解除后,朱元璋脱下衣服穿在他身上,拍了拍他的肩膀,称赞他:“就连尉迟恭的复生也不过如此。”郭英勇敢地说,他跟随朱元璋与陈友谅作战,征服云南,守卫辽东。他一生中经历了500多场大大小小的战斗。
世界稳定后,郭英成为禁军将领。他的妹妹成了朱元璋的妃子,郭英的儿子娶了朱元璋的女儿,他们成了姻亲。郭英的官员一直很谨慎。再加上他与皇帝的亲属关系,他终于逃脱了被杀的命运。
大多数能逃脱朱元璋屠杀的人都是低调的,不贪权威的人。如果其他臣子能像逃过屠刀的四个人一样谨慎低调,他们可能不会最终被杀。
后人指责朱元璋杀人太重,但作为一国之君,他有时为了皇权的稳定和世界的稳定,不得不向前战友举起屠刀。不得不说,这是封建集权时代的悲剧。
34人与朱元璋一起打江山,他杀了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