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荆州史。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王朝一直在灭亡,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在争夺中原。中原建立后,世界自然会逐渐统一。然而,在三国时期,情况有些不同。这并不意味着北方的中原并不重要,但除了中原,荆州也成为了各方竞争的焦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常被称为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是袁绍与曹操争夺北方中原控制权的战役,而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则围绕荆州之战。三国中后期,荆州几乎成为三方竞争的中心,从赤壁战争奠定了世界三分的基础,到夷陵战争完全决定了三国的鼎立局面。事实上,包括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三国时期围绕荆州有五轮比赛。
第一轮:曹操南征荆州(公元208年)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荆州从190年到208年基本在刘表的控制范围内。荆州在北方大地混战时,在刘表的治理下,成了一片天堂。诸葛亮等众多士人南下荆州避难,进一步促进了荆州的经济发展。曹操完全统一北方后,208年率军南下征荆州,刘表死亡,刘聪举州投降,第一轮争夺,曹操兵不血刃夺荆州。
第二轮:赤壁之战(公元208~209年)
曹操夺取荆州后,继续追求刘备,准备彻底消灭刘备,迫使孙权投降。结果孙权决心联合刘抗曹,孙刘联军在赤壁击败曹操,挫败了曹操统一世界的计划。赤壁战争结束后,曹、孙、刘分为荆州。曹操占据了南阳县和江夏县的北部,孙权占据了南县和江夏县的南部。刘备覆盖了江南四个县:武陵县、长沙县、零陵县、桂阳县,在荆州率先形成!
[img]390927[/img]
赤壁之战曹操虽然战败,但仍占据全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兵强马壮,仍有力量随时卷土南下。战后双方进一步巩固联盟,刘备和孙权都无法单独抵抗曹操。刘琦死后,孙权表示刘备是荆州牧,并将妹妹嫁给了刘备;刘备表示,孙权是车骑将军,领导徐州牧。建安十五年(211年),刘备深入虎穴向孙权借南郡得,孙权同意,刘备集团终于有了北向中原发展的出口。
第三轮:吴蜀中分荆州(公元214~215年)
公元214年,刘备西取益州,势力壮大,荆州又居长江中游,吴国上流,孙权觉得西强东弱,于是向刘备索还荆州。刘备拒绝了,孙权派吕蒙率军进取,长沙、桂阳二郡望风归附,只有零陵太守郝普坚守不降。刘备得知,亲自引兵5万人从成都赶回公安局,派关羽率军3万人争夺三县。孙权还从莫陵进入陆口,派鲁肃带领一万人守卫益阳,与关羽作战。
为了大局,鲁肃邀请关羽见面,提出在百步之外安排兵马,只有将军单刀出席会议。这就是关云长在《三国演义》中单刀出席会议的桥段。事实上,鲁肃和关羽单刀出席会议,鲁肃更令人钦佩。这次单刀会没有达成共识,就在曹操进攻汉中的时候,刘备害怕失去益州,派人跟孙权讲和。双方同意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三县属孙权,南郡、武陵、零陵三县属刘备。孙、刘休兵罢战,史称“湘水划界”。
第四轮:关羽失荆州(公元219年)
建安24年(公元219年),关羽北伐震惊荆襄。孙权利用荆州北伐的机会,派吕蒙攻打南郡,俘虏关羽。这是荆州战争的第四轮。至此,孙刘联盟破裂,两家敌对,荆州暂时由吴控制。后来曹丕篡汉称帝,孙权担心刘备复仇。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他向曹魏称臣。
第五轮:夷陵之战(公元221~222年)
[img]390928[/img]
刘备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荆州的重要性。这是他开始的地方,也是他呆得最长的地方。此外,荆州的士民对刘备也有归属感。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几个月后,他调动军队攻打吴。在《三国演义》的渲染下,刘备攻打吴主要是为了为关羽报仇。事实上,为关羽报仇只是目的之一。最重要的是夺回荆州!
然而,刘备在63岁时被29岁的鲁迅击败,基本上全军覆没。刘备几乎独自逃回了白帝城。从那以后,没过多久,刘备就死于遗憾和愤怒。夷陵之战是曹、孙、刘争夺荆州的最后一轮。荆州的所有权终于确定,三国的鼎立局势也稳定下来。荆州决定,三国决定!
三国时期,荆州位于东、西、南、北的中心,是长江自然屏障的中流。荆州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荆州成为士兵们必须争夺的地方。用诸葛亮的话来说,“北拒汉绵,利用南海,连接吴辉,西连接巴蜀”。从208年到222年,围绕荆州的五轮比赛几乎是三国历史上最美好的时期。荆州一直是三国不可避免的话题。
荆州在三国时期的地理位置是什么?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