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渤海国是一个小国,他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渤海国如何改变唐朝在东北的地位?

渤海国(698-926)虽然大家都不知道,但并非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唐代,渤海国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大国。唐高宗时,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灭亡,漠河族趁机在东北建国。渤海国第二代国王大武艺在开元七年(719)即位,对外“斥土宇”,积极拓展疆土。虽然唐朝在东北设立了安东都护府,但政策仍以羁绊为主。渤海邻居契丹人袭击了安东都护府,抓住了安东都护薛泰。这件事一出,东北各种势力都准备搬家,契丹生擒安东都护,说明唐朝在东北缺乏军事力量。东北各族秘密积累了力量。最后,在开元21年(733)在马都山,渤海、契丹和突厥联合发起了对唐的战争。战争以唐朝的失败告终。然而,战后,唐朝改变了东北战略,使唐朝对东北的统治稳定。

一、开端

渤海建国后,与唐的关系始终不稳定。渤海建国之初,漠河、汉、契丹、高句丽等民族内部凝聚。其中,高句丽被唐朝摧毁,其遗民被安东都护府控制。渤海建国时,高句丽遗民认为渤海可以帮助高句丽复国,高句丽遗民迅速转移支持新的统治阶级漠河,逃离了安东都护的控制。高句丽遗民的叛逃迅速降低了唐朝在东北的控制力。无奈之下,唐朝封渤海北部的黑水漠河是勃利州的刺史,从而遏制了渤海国家。唐朝的这种做法让素有开土之志的大武艺非常恼火。渤海国出于腹背受敌的状态,无法安心扩张,于是大武艺让弟弟大门艺率兵攻打黑水漠河。

据《新唐书·乌承传》记载:“渤海大武艺与弟门艺战国时期,门艺来了,诏与太仆卿金思兰发范阳新罗兵十万讨之,无功。武术遣客刺门艺于东都,引兵到马都山,屠城邑。承受窒息的要路,从大石中切割,400英里,不能进入。“大武艺原本让弟弟大门艺打黑水漠河,大门艺战场抗命,兵变回国,大门艺和大武艺在国内混战。渤海内战的表面原因是以大门艺术为代表的亲唐派和以大武艺为代表的反唐派之争,但实际上是王位权力之争。政治军事斗争失败后,大门艺逃入唐朝。唐朝接受大门艺术的做法让大武术更加愤怒。开元二十年,渤海主动进攻登州,唐朝分两种方式反击,其中一种是由大门艺术指挥的,但唐军没有成功。开元二十一年马都山之战在此背景下爆发。

[img]389227[/img]

二、战斗经过

《资治通鉴》记载:“幽州路副总经理郭英杰与契丹在都山作战,败死。季节,薛楚玉派英杰骑一万,降奚击契丹..唐兵不利,英杰战死...600多人..他们都被俘虏杀死了。”可见唐军惨败。

如前所述,马都山之战是渤海、契丹、突厥联合对唐,三方在战争中处于不同的地位。渤海建国以来,西有突厥,南有唐朝。渤海的外交一直在两国之间摇摆,两国都被称为大臣。后来因为唐代收留大门艺,大武艺决心与唐交恶,马都山战前渤海袭击登州。契丹呢?契丹由可突牙执政,此人暗杀契丹部落首领,并于开元八年、十八年、二十年三次对唐开战。渤海和契丹都是突厥属国(契丹未建国),两国上疏请求突厥帮助,突厥应邀参战。

渤海在这种联合阵线中的作用是什么?应该指出的是,马都山之战是由契丹挑起的。此外,渤海离马都山很远。长途跋涉和长途行军将不可避免地损害渤海的军事力量。然而,当渤海没有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时,联盟也可以打败等待工作的唐军。可以看出,渤海在战斗中贡献不大,只起辅助作用。契丹在马都山之前单独三次对唐开战,可见契丹是马都山之战的主力军。在马都山之战中,唐军派出约1万人,6000人被杀,而联军则有4万多人,联军的兵力远远超过唐朝,这也是唐军失败的原因。但不久,唐军将领乌义知重新组织了自己的力量,渤海北部的黑水漠河和室韦派出了5000支军队来帮助他们。渤海国腹受敌,最终撤军。渤海一撤联合阵线瓦解,契丹也逐渐收兵。

[img]389228[/img]

三、影响

马都山战争以唐朝失败告终,但战后唐朝调整了东北政策。战前,唐朝主要关注东北地区。战后,唐朝意识到东北地区兵力不足的现状,于是加强了边境军备。当张守贵被任命为幽州的节日使者时,幽州和其他地方的军事力量大大加强。在强大的军力支持下,张守贵不断地对契丹采取行动,反对契丹将领李过折,夜斩可突,契丹以后很少犯边。唐朝东北边疆稳定。

渤海通过这场战争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地位。原来,唐朝离渤海很远。渤海没有大规模远程打击唐朝的能力。此外,唐朝的实施使制度不断成熟,唐朝东北地区的军事力量不断加强,突厥和契丹的衰落。渤海随后将扩张矛头指向北方,重点向北发展。同时,它也称唐恭顺和大臣。

最后,渤海国在经历了200多年之后,在926年被后来崛起的契丹摧毁。


渤海国是一个小国,他对唐朝有什么影响?渤海国是一个对唐朝有什么影响的小国?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