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上,合肥是兵家必争之地,让大家摆脱历史的迷雾,回到刀光剑影的时代。
赤壁战争结束后,三国逐渐稳定下来,但三方战争并没有停止。夷陵战争前,主要是魏、吴在合肥的对抗。合肥位于江淮平原中心,是淮南重要城镇,是魏、吴对抗的中心。魏、吴在合肥发生了许多战争。今天,让我们来看看甘宁百骑劫曹英和张辽的两场非常经典的战斗。
建安18年(公元213年),曹操率军号称攻打湿须口40万(今安徽巢县南),饮马长江,来势汹汹。曹军气势如虹,攻破孙权江西营,俘获都督公孙阳,当时张辽是曹军的先锋。孙权率兵7万迎击,派甘宁率兵3000人为前部督。孙权密令甘宁夜袭曹营,以振奋士气,挫其锐气,为此特赐米酒、牛羊等。甘宁选精锐100多人一起吃饭,给士兵倒酒,每人一个银碗,士气很强。第二,甘宁率领100名勇士裹甲,潜入曹操营下,拔出鹿角,冲进曹营,喊叫,杀死了几十名曹军士兵。夜色中,曹军士兵被惊动,误以为东吴大军来袭,起身备战,甘宁从容撤退。
[img]388881[/img]
《三国演义》描述了甘宁一人一骑不受伤,平安归来。夜色中的曹军依然如临大敌,纷纷举起火炬,鼓声呐喊。当曹营举起的火把像星星一样密集时,甘宁已经回到了军营。那天晚上,当他看到孙权时,孙权笑着说:“这足以吓唬老人(曹操),只是想试试你的勇气。”于是他欣赏了1000块甘宁丝、100把战刀和2000名士兵。从此,孙权更加重视甘宁,并称赞:“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曹操因雨水转多,不得不退兵。
公元215年(建安20年),孙权趁曹操用兵汉中时,亲率10万兵马攻入合肥。当时只有7000人守卫合肥,由张辽、李典、乐进共同领导。面对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张辽决定主动出击,挫败其锐气!张辽亲自被甲持戟,率领800名精锐士兵,趁天不亮直奔孙权大营。在冲进东吴中军营垒之前,张辽亲自杀死了数十名东吴士卒和两名将军。他一边大喊“张辽在这里”,一边冲锋陷阵,一直冲到孙权的主教练旗下。孙权惊呆了,东吴的士兵们也因为惊慌失措而不知道如何应对。于是,孙权等人逃到一座更高的山冢上,用长戟自卫。
张辽看到孙权退避,便全饮尧战,挑衅他下来对战。但孙权不敢动,后来孙权发现张辽带领的士兵很少,于是聚集东吴军队包围张辽的军队。张辽在吴军阵中左右冲突,带领下属突破。但在第一次突破时,只有几十人突出了重围。阵中仍有没有突围的士兵对张辽大喊:“将军们放弃了我们吗?张辽在危机时刻不忘其众,又杀入重围,救出被围困的人。孙权军队望风披靡,没有人敢抵抗张辽。从早战到日中,吴军锐气为张辽所夺。合肥守军士气大长,于是“众心乃安,众将咸服”
[img]388882[/img]
尽管孙权在第一场战役中失败了,但在收拢败兵后,仍以明显的兵力优势,继续围攻合肥十多天。但孙权军士气低落,无奈退兵。不知是孙权无意托大,还是故意冒险,竟然一个人带着一千人断了。看到这个机会,张辽带着一群士兵在孙权身后追击。与此同时,张辽还提前派人拆毁孙权前方的唯一途径—逍遥津桥。孙权退到逍遥津桥时,才发现桥已断成两半。孙权心急,用鞭子猛抽战马,才跳过河,差点失去生命。张辽在这场战役中震惊了辽东,江东的孩子们不肯哭。他们的父母只是吓了一跳,说:“张辽来了,张辽来了!“孩子不敢哭,这就是张辽停止哭泣的典故起源!
作为曹魏与东吴对峙的重要据点,合肥对双方都是志在必得的。从209年到234年,曹魏和东吴在合肥发生了十多次大大小小的战斗。合肥一直掌握在曹魏手中,曹魏一直未能突破东吴的防线。甘宁作为三国著名的“斗将”,有勇有谋,有甘宁百骑劫曹营的经典战例。作为五子良将之首,张辽为曹魏立下了巨大的战功,威震逍遥津一战让张辽名震天下,江东小儿止哭,真是荡气回肠!
三国时期,魏、吴为争夺合肥发生了哪些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