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空城计】这么容易被识破,司马懿为什么装傻不攻城?

一、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博弈

司马懿和诸葛亮相遇。在几次北伐中,诸葛亮的进攻被司马懿挡住了。如果诸葛亮是其他军师,他可能已经成功了。

在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几次对抗中,“空城计划”是最经典的。诸葛亮似乎欺骗了司马懿,但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你深入了解当时的曹魏集团,你就会知道事情并不简单。现在许多学者认为司马懿愿意被诸葛亮愚弄,但他们实际上有更深入的考虑。

司马懿很可能已经看穿了诸葛亮的计谋,只想将计就计,让蜀国的力量依然存在。

多次击退蜀国北伐,魏国元老级大臣差不多死了,司马懿已经垄断了军政大权。

蜀国的存在只是司马懿继续在位的最佳支撑。

[img]387617[/img]

想象一下,如果蜀国被司马懿摧毁,魏国的国君就会消除一场灾难,那么此时司马懿对魏国是什么呢?

是的,这是历史上常见的“兔死狗烹饪”戏剧。当然,司马懿知道这种强大的关系。他必须让诸葛亮继续北伐,这样他仍然是魏国不可替代的大臣,他的力量也可以继续发展。

司马懿是个大智若愚的人,诸葛亮是个精明透顶的人,两人的对决势均力敌。

只有这样,诸葛亮才能比司马懿好一点。诸葛亮死后告诉姜伟和其他人不要葬礼。当司马懿打架时,他会把诸葛亮的雕像抬出来,这肯定会吓跑司马懿的军队。

这就是著名的“死诸葛吓退活司马”。司马懿可以看穿空城计划,但他对诸葛亮的恐惧是无法隐藏的。可见诸葛亮把司马懿处理得很好。

诸葛亮用自己的雕像吓跑了魏军,为保存蜀军的实力做出了最后的努力。这是诸葛亮对蜀国忠诚的绝唱。

就军事战略、政治头脑和治理能力而言,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暂时的杰出人物,难以区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许多高人一等的人。总的来说,诸葛亮更擅长出谋划策,司马懿更稳扎稳打。如果诸葛亮再活十年,也许光复汉朝的理想真的可以实现。

当诸葛亮使用“空城计”时,司马懿在想什么?

在诸葛亮的几次北伐中,第一次北伐使用的“空城计划”是最经典的。蜀军赢得了几场重要的战斗。最初,情况很好。不幸的是,马苏不小心失去了街亭,导致了战争形势的快速变化,蜀军陷入了被动。

诸葛亮派出的军队在几十英里外,城里只有2500名守军。司马懿此时带领军队直奔城市,看到诸葛亮的巢穴即将被端上来。

所有士兵都建议诸葛亮迅速撤退,但此时撤退的野战军将无首,肯定会被司马懿歼灭。

诸葛亮登上城楼,巡视四面八方。过了一会儿,他平静地说:“别担心,我有退司马懿的妙计。”

司马懿来到城市,远远地看到诸葛亮戴着龙巾,穿着鹤斗,看起来像个仙女,在城门上弹钢琴。看到司马懿的军队也不害怕,烧香弹钢琴,很不舒服。

司马懿见此疑惑,便派士兵上前视察,士兵回来后报道:“城内安静,只有诸葛亮在城头弹琴。”

司马懿呆在原地,想了一会儿,说:“诸葛亮足智多谋,城里可能有重兵守卫。”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也是一位聪明的谋士,他对司马懿说:“这显然是个骗局,我猜城里肯定没有守军,他在故弄玄虚。”

这时,诸葛亮在城头悠悠地唱了一首歌,歌声随着钢琴的声音飘动。歌词的意思是:“你我都是臣子,你我处境一样。如果我先你死,你就跟着我走。”

就在诸葛亮唱道:“你也走我后尘”的时候,他的琴弦突然断了。司马懿在想诸葛亮歌词的意思,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司马懿扶着胡子对儿子说:“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我从来没见过他冒险过。这么多年来,我对他太了解了。如果我们真的派兵进去,如果有军队,那就太糟糕了。”

司马懿知道他和诸葛亮都是各自朝廷的重要大臣。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说法是“自尊”。只有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平等的对手才能保证他们在朝廷中的地位。

如果其中一个死了,朝廷内部的斗争肯定会出现,这对他们都不好。诸葛亮唱道:“你也跟着我走”,司马懿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

[img]387618[/img]

两个人都是聪明人,不需要太多的语言,自然知道利益。

三、既然知道为什么没有攻城

司马懿在历史上的评价其实很高,他能忍受。而且这个人很能活下去。他加入曹魏集团已经太晚了,但他刚刚杀死了曹操和曹丕。

曹睿时期,他已经是曹魏的元老,权力与东汉末年的董卓和曹操相当。司马懿大智若愚,从不露山露水。很多人不认为他是威胁。

司马懿是诸葛亮北伐最重要的对手,他多次以高超的战略为曹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战略打法上,诸葛亮喜欢用诡计,司马懿更喜欢稳扎稳打。这两种打法各有优缺点。在第一次北伐中,诸葛亮用“空城计划”轻松掌握了司马懿的性格。

虽然司马懿看穿了诸葛亮的计划,但他心里还是有疑惑。首先,他对蜀军的数量没有把握;二是他的谨慎和警惕。

司马懿不可能在没有100%确定的情况下轻易攻城。原因是:即使你错过了这次打败诸葛亮的机会,你将来也会有机会。如果城市里有重兵,司马懿可能会失去生命。

诸葛亮用这个计时,其实已经为司马懿想好了两条路。要么拼命跟我赌,要么你我都安好。

诸葛亮如此自信,敢于运用这样的冒险策略,其实是对心理战的准确把握,他心里对此很有把握。

这再次表明他们有不同的想法。一个是极其聪明,另一个是愚蠢。这两种思维方式在北伐中反复上演,创造了《三国演义》中精彩的故事。

司马懿不敢攻城,并不是真的被诸葛亮忽悠了,而是为了保护自己而知道了强大的关系。

诸葛亮成功撤退司马懿,是为了让司马懿知道利益,然后给他两条选择。

[img]387619[/img]

两个极其聪明的人不需要交流太多,自然知道该怎么办。私下里,司马懿和诸葛亮一定很欣赏对方。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名人太多,他们的斗争给了后人太多可以讨论的话题。每个中国人都熟悉《三国演义》的故事。俗话说“以史为鉴”真的很有道理。


【空城计】这么容易被识破,司马懿为什么装傻不攻城?【空城计】这么容易被识破,司马懿为什么装傻不攻城?

,,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东吴四英将军之一:鲁肃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物?
  •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每个人都认为鲁肃是一个胆小的人。在草船借箭和东风舌战群儒家思想是诸葛亮的追随者,在单刀会议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