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懂时务的人都是英俊的,所以不懂时务的人往往会有悲惨的结局。比如大义凛然的建文忠臣练子宁,即使舌头被割掉,也要和朱迪对抗,最后全家都死了。
练子宁是唐代贞观时期将军练习何的第32个孙子。同时,他也是明代建文时期著名的英雄。他出生在今天的江西省峡江县水边镇黄家村。他从小就喜欢学习。长大后,他有很好的抱负和情感。洪武五年来成功通过了科举考试,并在考试中举人。
洪武十八年来,练子宁作为贡士参加了宫殿考试,获得了第二名。朱元璋看到他在回答问题时总是有很好的见解。他甚至直言不讳地批评了朱元璋:
"天之生物有限,陛下忍以小故,纵无止境,何以治之?"《明史·列传二十九》
[img]385737[/img]
朱元璋认为他面前的练子宁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所以他亲自授予他为翰林院修建。然而,他碰巧遇到了母亲的死,不得不回到家乡埋葬。葬礼期满后,他回来当官,很快就被提拔为工作部的侍郎。
建文初年,和方一样,他深受朱云文的信任,很快就把他改成了官方部门的左侍郎。在任期间,练子宁严格按照是否贤惠作为选官标准,取得了许多成绩,很快被提升为御史医生。
在靖难之战中,当时南军主教练李景隆的整体表现非常不尽如人意。当时,练子宁直观地觉得李景隆有通敌之嫌,便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疏,要求朱允炆罢免李景隆教练的职务,并判处他死刑。但朱允炆没有听从,练子宁为此愤怒地磕头,大声疾呼地说:“坏陛下事者,必此贼也!作为朝廷的执法官员,臣下不能为朝廷消灭叛徒,这是罪臣的过错。如果陛下坚持不治曹国公李景隆,那就是请治我的罪!为了感谢世界,请先杀死陛下的将臣。”
看到练子宁哭得这么厉害,想以死告诫对方,朱云文很慌张,只好选择退朝避事。当时宗人府经历过宋征、御史叶希贤等人弹劾李景龙,但朱云文就是听不进去。
后来,朱迪突破南京,成为永乐皇帝后,他下令抓住练子宁,捆绑上朝。然而,正义的练子宁并不害怕,直言不讳地谴责燕王篡权谋位。
朱棣立即勃然大怒地派人去割掉他的舌头,并厚颜无耻地解释说,他不是在篡位,而是在模仿周公辅成王的故事。
[img]385738[/img]
练子宁用手指蘸着舌头上的血,在地下写了四个大字——“成王安在”
朱棣怒不可遏,下令杀死151名练氏族人,371名亲属被守边,只有少孙一人,被侍丫救出,才能幸免。
大义凛然的建文忠臣练子宁最终死得有多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