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战败麦城,被东吴杀害;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篡汉称帝;建安二十六年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年号张武。三个月后,为了“为关羽报仇”,他出兵攻打吴。
当时刘备出兵75万,连营700多里,声势浩大,孙权一时非常害怕。要不是鲁迅出人意料的胜利,东吴的危机肯定不小。然而,结果是刘备失败了,失去了将军,依靠孤白帝城。烧毁蜀国十多年的兵力和国力。
许多读者在这里读到它时感到非常遗憾和困惑。刘备真的坚持派兵只是为了报复关羽,造成这么大的灾难吗?即使“桃园三结义”兄弟情谊深厚,我们也不能对蜀国的国家财富生气!
在整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刘备非常睿智大方。三顾茅庐求贤诸葛亮,如果不是刘备的胸怀,就不能打动诸葛亮。
@ 刘备的出兵绝不是意气用事。报复关羽只是一个借口。关键是政治游戏。
[img]385765[/img]
关羽战败建安24年,刘备出兵建安26年。两年后,如果你只是报仇,你就不会等两年了。背后有三个根本原因:
一、笼络人心,维稳大局
关羽战败前驻扎在荆州。虽然刘备从东吴借来了荆州,但经过多年的人治,荆州人民非常支持蜀汉政权。关羽战败,荆州被东吴夺走,但荆州人民并没有完全接受东吴的统治。
此外,许多当时在蜀汉政权工作的官员也来自荆州。如:黄忠、魏燕、马良、廖立等。无论是家乡的感情,还是家庭生活在荆州,这些人都支持刘备的军队。
赵云、诸葛亮、秦宓是当时主要劝阻刘备出兵的人。赵云劝阻最激烈,赵云说:
“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先灭魏,吴自服。虽然他被杀了,但他的子丕篡夺了盗窃。当他早图关中时,居河和渭上流以讨凶反抗,关东义士必须包粮策马迎王师。不要置魏,先和吴战;兵势一交,不能解决。”
赵云的优秀分析,诸葛亮首先称赞,刘备其实很清楚。他知道出兵苏州不是最好的政策,但要解决当前的问题,向大臣们解释,向荆州人民解释,他不得不出兵。
[img]385766[/img]
二、敲打孙权,摧毁他的野心
也许在许多读者看来,刘备主动攻击孙权,而苏州则是被动防守。但事实并非如此。孙权击败关羽,赢得荆州后,他的雄心壮志日益增强,甚至计划蜀汉。
据《三国志·周泰传》记载,“后权破关羽,想进图蜀……”。这说明孙权看到吕蒙偷袭荆州成功,蜀国失去关羽将军后,野心也很大。
曹操曾经说过:“生孩子就像孙仲谋。”。能被曹操赏识的孙权绝不是泛泛之辈。也许在整个三国中,只有刘备和孙权能让曹操佩服他们。
你知道,孙权觊觎蜀国很久了。当周瑜在这里时,他与孙权讨论了与刘备一起获得蜀地的想法。后来,在鲁肃和吕蒙时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这个想法。
由此可见,刘备的出兵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要想让蜀国长治久安,就必须打消孙权的图蜀之心。
结果也是如此。虽然刘备输了,但“天子守国门”的气势依然镇压了东吴。东吴获胜后,他没有追求胜利,而是派出了自己的使命和谐。
[img]385767[/img]
三、收复失地,重振蜀威
荆州位于蜀汉东北。它可以直接从北到许昌。向东可以作为屏障或进攻江东。战略意义非常明显 ,当时让关羽驻守,可见其重要性。
刘备出兵东吴的第三个目的是希望75万士兵能势不可挡,取得巨大胜利,顺便收复失地荆州。在中国,扩大领土;对于臣民来说,他们可以解释。完美的计划只是令人遗憾的结果。
刘备攻打东吴是为了报仇吗? 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