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庆历新政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直接原因是什么?

庆历新政是北宋仁宗庆历时期发生的改革。宋仁宗推动范仲淹发动的政治改革运动,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的贫困局面。然而,由于限制了大官僚和地主的特权,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和阻碍,最终失败了。

新政改革了官员治理,提高了庆历年间的行政效率,改善了北宋的政治腐败。然而,官员治理能力的削弱使北宋的社会问题更加严重;同时,间接导致王安石改革失败。

[img]376022[/img]

背景

北宋立国后,为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政治上,“中书门下”(政事堂)设在内庭,民政权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负责。为限制宰相权力,增加副宰相“参知政事”;在军事上,取消领导禁军权力的殿前都进行了检查,增加了殿前司、卫兵马军司和卫兵步兵司。“三帅”分别领导禁军。为了限制三帅权力过大,中央设立了枢密院,控制调兵权;在财政上,设立了三个部门(盐铁) 度支、户部),三司使由皇帝亲信负责,控制财政权力。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官员权力,实施一职多官,同时,由于大兴科举,采用阴凉制度,追求“抓官员怕缺点”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贪婪,行政效率低下,官僚机构庞大臃肿,各级官员缺乏进取精神,“冗余”问题突出。

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北方民族南侵,宋初实行守内虚外战略,奉行“养兵”战略,废除府兵制,改招。到仁宗时,总人数已达到140万,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养兵费用达到全部税收入的78%;同时,为了防止将军专权,军队实行了“更加守法”,使将军不相习。士兵虽多但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对外作战中处于不利地位,形成了“冗余士兵”。

[img]376023[/img]

军队和官员的激增导致了财政支出的增加,使已经贫困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与此同时,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宋朝的统治者经常付出大量的金银和布,以金钱和财富购买暂时的安全。此外,统治者建造了土木工程和寺庙,形成了“冗余”。

三者紧密相连,最终形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自成立至宋仁宗庆历以来,北宋王朝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危机也在发展。

宋朝建国后,不仅不抑制兼并,还纵容英雄和将军兼并土地。土地销售和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正在加快,农民失去土地的数量也在增加。“富人有弥望之地,穷人没有立锥之地。有权势的人没有田地可种,有权势的人不能耕种。”。

宋代人民的负担非常沉重。全国各地的居民分为主客户。纳税人除按规定数量纳税外,还承担“移民”、“变更”等负担。除了两种税,还有丁口赋、各种杂变税、兵役和差事。这是税收以外的另一个沉重负担。

993年,王小波在四川发动起义。12月,李顺在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权,严重打击了宋朝政府。咸平三年(1000年),王军的起义爆发。

与此同时,外敌的入侵给北宋政权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北宋建国后,与东北边境的契丹族和西北边境的党项族发生了多年的战争。由于北宋政治腐败和军队薄弱和松懈,虽然它花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但往往以失败告终。

[img]376024[/img]

直接起因

宝源元年(1038年),党项族人李元浩称帝,建国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银川),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第二年,为了迫使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李元浩率兵进入北宋边境,在三川口击败宋兵(三川口之战),在延州城下集兵,准备攻城。消息传到京师,朝野震惊。康定二年(1041年),李元浩进兵渭州(今甘肃平凉),韩琦派环庆路副部署任福率兵出击。任福等16名将领在好水川被包围,死亡1万多名士兵(好水川之战)。2年(1042年)闰九月,李元昊分兵两路,再次大举攻宋。进入定川寨,宋夏会战,宋军大败,大将葛怀敏与部将等16人战死,丧师9400多人(定川寨之战)。李元昊获胜后,挥师南下,逼潘原,关中震动。

禅渊之盟后,一直相安无事的契丹也于1042年遣使关南之地,并且“聚兵幽燕,声言南下” 。最后,宋仁宗派富毕为使,“岁增银,丝各十万匹,两”才能解决。

激烈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震撼了宋廷,多年沉闷的政治空气开始变得活跃起来。欧阳修书要求改革官治,尹洙在书中指出“因为不改,弊大于利”。在改革呼声的推动下,宋仁宗“想改变世界的弊端”。宋朝的最高统治者终于开始采取行动。

正如欧阳修所说,仁宗庆历年间,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和兵变。 “一年多一年,一伙强于一伙”。

范仲淹的改革是在北宋初小康形势逆转恶化的时期产生的。

当时冗官、冗兵、冗费严重,形成了贫弱局面,统治危机日益恶化。

仁宗即位第一年,土地兼并现象更加严重 ,农民大量逃亡,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一年多如一年, 一伙强如一伙”。 [3] 即使是京畿道开封府所属的县,也有盗贼出没。

当时,一些官员感到危机严重,富毕曾说:

“从此,只忧转炽,若不早为准备,事未知!”


庆历新政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直接原因是什么?庆历新政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直接原因是什么?

,,

  • 欧阳修参加过几次科举?欧阳修的作品有哪些
  • 欧阳修在北宋不仅在文坛还是政坛都是很有声誉的人,欧阳修在北宋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北宋的新文风,可以说欧阳修一生...

  • 另一方面,著名大臣王安石教唆宋神宗[享受世界财富]
  • 在西宁的第一天,宋神宗在与王安石交谈时称赞汉文帝宁愿取消建筑露台的计划,也不愿为世界省钱。王安石应该鼓励神宗以汉文帝...

  • 王安石变法注重风俗习惯的变化:通过多种方式消除奢侈腐败的风俗
  • 宋神宗执政时,宰相王安石力主变法,为后人所熟悉。然而,王安石并没有放弃“改变习俗”,而是认为改变习俗和立法同样重要,即“...

  • 王安石认为宋代的根本问题在顶层:官员队伍不专业
  • 列宁称王安石为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在发动改革之前,王安石担任的职务恰好是三司度支判官,即财务官。当他担任三司度支判官...

  • 揭秘:王安石被皇帝取消状元资格的原因是什么?
  • 考试有时取决于运气,这可能是一句名言,尤其是在著名的学校,有些人很穷,他们的生活错过了,有些人轻轻地参加考试,实际...

  • 王安石对熙宁变法的解读:关键问题在于官员队伍不专业
  • 列宁称王安石为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在发动改革前所担任的职务恰好是三司度支判官,即财政官。当他担任三司度支判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