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罪不至死,诸葛亮却不得不杀马谡,主要是想以身作则,让所有士兵都看到怕罪逃跑的后果。
自然,他也知道自己手下没有人能代替马苏去镇守街亭,只能选择牺牲马苏来保护整个蜀汉集团。
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历史上真正的马苏,我们会发现他并没有那么多问题,甚至还很优秀!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用了一个叫马谡的军队,但这个人才学习平庸,缺乏策略,最终导致街亭失守,大败魏军。
马苏曾跟随刘备进入四川,担任广都长,负责民政治安工作;后来被派往越沂县,成为太守,负责处理少数民族问题。
由此可见,马谡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确实可以算是文武双全,至少比同期关羽、张飞等人强多了。但即便如此,诸葛亮还是深恶痛绝,坚决要求斩首。
[img]372935[/img]
诸葛亮宁愿放弃将军,杀死马苏的原因是什么?
这件事是《三国演义》中记载的。书中说:“先帝指刘备临死托孤,宰相指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能大用’。所以先帝不听,后主也不用。”。
意思是:“先帝临终前把儿子阿斗交给诸葛亮照顾,告诉他千万不要重用马苏。先帝拒绝接受总理的建议,后主拒绝使用马苏。”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马谡的性格确实存在严重的问题,而且很差,几乎无法容忍。
既然马苏甚至敢欺骗先帝,更不用说诸葛亮了?此外,街亭完全打乱了诸葛亮的计划,迫使他撤回蜀军,直接影响了诸葛亮隆中对策的顺利实施。
虽然马苏是个好苗子,但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此外,每个人都知道,街亭必须找到一个承担责任的人。显然,马苏根本不合适。诸葛亮只是借此机会摆脱了他。
《出师表》中有一句名言“亲贤臣远小人”,而马苏恰好符合这个标准。一般来说,马苏是一个吃里吃外的家伙。他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他敢于违反命令,带领团队跑到山顶驻扎。
[img]372936[/img]
诸葛亮杀死马苏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诸葛亮担心他多年来一直在努力谋划北伐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他想通过惩罚马苏告诉他的士兵,做错事需要受到惩罚,否则整个团队将失去纪律和团结。
此外,诸葛亮还以这种方式处理了马苏。他想以身作则,让所有士兵都能看到怕罪逃跑的严重后果。
毕竟,作为一名统帅,“军法如山”怎么会迷茫呢?
马苏罪不至死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