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在我看来,吴王夫没有斩根勾践,肯定不是为了得到西施,也不是为了得到勾践承诺的土地。只要夫差彻底消灭越国,就能立即得到上述两件事。因此,考虑到夫差之保留越国的存在有很多因素。在我看来,虽然宗法制和周礼在春秋时期相继崩溃。但总的来说,春秋时期还是很讲究灭国不灭祭的。
也就是说,吴国可以占领越国,但它需要为越国王室保留一个祭祀祖先的地方。同理,楚国以前也消灭了陈国和蔡国,但还是让这两个国家复国。而吴王夫差也可能是出于传统观念的考虑,没有杀死勾践。吴国作为一个姓姬的诸侯国,需要周王室的支持才能赢得中原的冠军。因此,吴王夫差不能肆意破坏周王室的礼制和宗法制度。
[img]369398[/img]
二
@ 此外,如果吴王夫强迫他消灭越南,不给勾践留下生命之路。然后,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度,越南的土地自然需要分封,即用来奖励吴的英雄。然而,这样的分封很可能会导致清医生力量的增长,但不利于维护吴王室的地位。
在这一点上,春秋时期的晋国无疑是一本负面教科书。清医生的实力日益增强,晋国的公室在春秋末期被架空。这最终导致了三个晋国家,这标志着战国时期的开始。同时,考虑到春秋时期的生产力,即使是东南地区的吴国,也没有多少人可以迁移到越国,让越国向吴国屈服,这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此外,当时吴国的战略方向不是南方,而是北进中原。春秋末期,晋国支持吴国与齐楚作战。但在击败楚国和越国之后,吴国的实力和野心可谓更上一层楼。因此,北进中原,得到了周王室的认可,进而成为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主,自然成为当时吴王夫差的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彻底摧毁越国后,显然需要消耗巨大的兵力和财力,才能与夫差的战略目标发生冲突。
三
[img]369399[/img]
@ 从地理角度来看,吴占据的太湖平原等地区相对肥沃,适合人口居住。当时,越国的地形主要是丘陵,地理条件不如吴,很难引起夫差进一步吞并的兴趣。因此,夫差终于死了,没有完全吞并越国的土地。
当然,勾践不会感激他的丈夫。19年(公元前478年),勾践率军攻打吴国,在李泽战役中三战三胜,击败了吴军的主力。24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打破了吴都,迫使丈夫自杀,摧毁了吴霸权,穿越淮河、会齐、宋、晋、鲁等诸侯在徐州,迁都琅琊(今江苏省连云港金平山附近),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
夫差打败勾践后,为什么不铲除草根,摧毁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