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决定征服吴国的大臣,包括诸葛亮,都强烈反对。但刘备不听劝告,仍发动军队,长途攻打吴国,最终惨重失败。蜀国失去了进攻主动权,刘备愤怒地去世了。
实践证明,刘备攻击东吴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img]368194[/img]
(刘备)
由于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刘备当初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一意孤行?
诸葛亮一开始想反对刘备。事实很简单。当时不是和东吴全面战争的时候。蜀国无论军事准备、粮草准备、舆论准备等方面,都达不到与东吴全面战争的水平。如果你必须盲目地去,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失败。
此外,从世界总体趋势来看,曹魏仍然是当时最强大的。孙刘家无论如何都不能开战。战争的开始将不可避免地失去双方。失去双方的结果是曹魏得到了好处,方便他一个接一个地打破。
也就是说,不是不打东吴,一定要打,但是一定要放到最后打,打败曹魏之后再打。
刘备明白诸葛亮说的话吗?刘备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一定明白。既然他明白了,为什么他还要这么做?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了为二弟关羽报仇,讨伐东吴。
有人说这是小说家的话,不足为信。
然而,我认为,虽然《三国演义》有点概括,但小说家罗贯中触及了刘备核心秘密的一部分。这个秘密是什么?
[img]368195[/img]
(关羽)
在三国中,刘备白手起家,打下一片江山,实现三足鼎立。他靠什么?依靠“道德”。
刘备的“道”是什么?刘备的“义”是什么?
刘备的“道”是他是皇室的后代,他需要无论如何,拯救汉朝,这是天堂的“道”。刘备的“正义”是他礼貌的下士,尊重他人,善待他的下属。就这样,虽然刘备一无所有,但他得到了许多文官和将军的追随,每个人都帮助他,建立了一个国家。
刘备明白,“道德”是他的立身之本。这种立身之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虽然关羽和他是君臣,但他们是兄弟。如果我们打着为兄弟复仇的旗号对抗东吴,他的形象会在全世界的人面前大大提升。@ 他必须打架。
当然,这也是刘备发动夷陵战争的原因之一,但并非核心原因。
刘备攻打东吴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刘备的核心原因是“时间”。
刘备确实知道诸葛亮是对的。当时,他真的不适合与东吴作战。他真的应该把与东吴的战争放在最后。当务之急是做好与曹魏作战的准备。
[img]368196[/img]
(诸葛亮)
刘备一定认识到诸葛亮说的话。但有一件事,诸葛亮不能同情刘备。当时,刘备已经60岁了。诸葛亮不同,诸葛亮只有40岁。
没有20年或30年的时间,我们就不能联合东吴,打败强大的曹魏。然而,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来说,他不能等待20年或30年。诸葛亮等不及了。20年或30年后,诸葛亮才60岁或70岁。在他的一生中,他可以计划先联合东吴,打败曹魏,然后打败东吴。
但是刘备不一样。
最初,如果荆州留在荆州,依靠荆州和汉中,两拳呼应攻击曹魏,可能仍有希望。但荆州已经失去了,汉中只有一个焦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很难进入曹魏的腹地。甚至可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攻打曹魏,短期内没有希望,东吴抢夺荆州的仇恨,无法报告。刘备又老了。这意味着刘备将在他的生活中什么也不做。他很可能会死于这样的懦弱和遗憾。
这一点,雄心勃勃、才华横溢的刘备,怎么能接受呢?
@ 为了有所作为,刘备必须采取行动。与曹魏和东吴相比,东吴获胜的机会显然更大。虽然两个家庭之间的战斗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你赢了荆州,赢了荆州,然后和东吴和解,一起攻击曹魏,不是更好吗?
@ 即使刘备知道自己打不过的道理,也要坚持举兵讨伐。
(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
刘备攻打东吴时,刘备攻打东吴 为什么刘备和诸葛亮的态度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