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知道司马忠的愚蠢吗?
如果司马炎不知道司马忠的情况,那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知道司马忠很愚蠢,他必须把它当作王子,这是值得探索的。司马炎知道司马忠的愚蠢吗?答案是肯定的。
[img]367066[/img]
司马忠出生于曹魏甘露四年(259年)。他是晋武帝司马炎和皇后杨燕的第二个儿子。当他的哥哥司马轨两岁去世时,司马忠实际上已经成为司马炎的第一个长子。因此,在泰国开始三年(267年),8岁的司马忠被立为皇太子。此时,司马炎的王子更多地是根据宗法原则做出的选择。此外,九岁的孩子根本看不到未来的执政能力,这个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随着司马衷的成长,他的能力逐渐开始暴露出来,司马炎也开始发现儿子能力的不足。《晋书》中有一篇文章说:“皇帝和皇帝的王子不能服从大统,但他们是秘密的。”。可以看出,司马炎不仅知道司马衷根本没有能力成为皇帝,还与女王杨艳讨论了此事。
[img]367067[/img]
事实上,司马忠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愚蠢,只是有点愚蠢,也就是说,司马忠不是那种不能照顾自己的傻瓜,而是相对较低的智力,导致他根本没有执政能力。
事实上,影响司马炎之立司马忠的因素很多
虽然司马忠并不愚蠢,只是愚蠢,但它显然不是一个合适的皇帝候选人,司马炎也不再没有其他儿子,那么为什么司马炎选择立司马忠为未来的皇帝呢?就我个人而言,恐怕它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长子的自然优势。正如前文所说,司马忠早在九岁时就被立为皇太子。在古代,宗法制度对皇位继承的影响太大了。俗话说“立法以长不以贤”,司马忠的长子身份使其具有绝对的自然优势。@ 国家的储君是国家,废立的影响必然不小。尤其是司马炎成立后不久,就要三思而行,这大概是司马炎选择先和皇后商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img]367068[/img]
2、皇后深深的情感支撑。虽然司马炎的后宫数量极其夸张,但他对杨艳皇后的感情无疑是极其深厚的。当司马炎因废立王子与他商量时,正是因为他说:“如果你不以贤为先,你怎么能被感动呢?司马炎打消了这个想法。杨燕病重时,得知晋武帝非常宠爱胡夫人,担心晋武帝死后会立其为后,导致王子司马忠地位不稳定。临终前,他头枕着晋武帝的膝盖,哭着说:“杨军叔叔的女儿杨志既有才华又有才华。愿陛下选择她准备六宫。”。于是,晋武帝按照杨艳的意思,把他的堂妹杨芷纳入宫中,成为皇后。这时,司马炎虽然已经沉迷于女性色彩,但她仍然非常喜欢杨芷。而杨芷因妹妹临终前将王子托付给自己,对司马忠也是极力支持。
[img]367069[/img]
3、王子背后的势力支持。司马炎之能篡魏建晋,争取士族的支持,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而“九品中正制”也是因此而诞生的。王子司马忠的生母是出生在弘农杨家的杨艳。她的家庭在东汉是一个绝对富裕的家庭。虽然杨艳早逝,但司马炎的第二任皇后杨志是杨艳的表妹,她也非常支持司马忠。同时,王妃贾南风的背景也不简单。他的祖父贾悝jy曾在曹魏时期在豫州刺史,而他的父亲贾充则是西晋的开国英雄。他曾参与镇压淮南二叛,杀害魏帝曹尚。西晋成立后,他成为司空、太尉等重要职务。也就是说,在王子司马忠的背后,不仅有像弘农杨氏这样的豪门,还有像贾充这样的朝中实力派。司马炎要想废立,就得三思而后行,这也是杨艳一句话就放弃废立的原因之一。
4、司马衷有个好儿子。虽然司马忠的智力有问题,但他生了一个好儿子。晋惠帝当王子时,他将接受公主。晋武帝担心王子年轻,不知道床上用品,于是派才华横溢的谢九到东宫睡觉。结果,司马宇出生了。对于这个孙子来说,司马炎发自内心地喜欢它,经常把它带到她身边。她不仅在法庭船长傅志面前称赞“这里很受欢迎”,还在大臣面前称赞司马懿就像晋宣皇帝司马懿。司马炎之没有废除司马忠的王位,也有司马炎希望司马昱将来继承王位的想法。不幸的是,司马昱并没有等到继承王位的那一天,就被贾南风杀死了。
[img]367070[/img]
综上所述,也许正是出于上述四个因素,司马炎在知道司马的意图不适合当皇帝的情况下保留了他的王储地位。然而,司马炎可能从未想过司马衷不仅没有能力当皇帝,而且在王位继承后不久,王朝的权力落入了王后贾南风手中,导致了“八王之乱”,导致西晋迅速灭亡。
司马忠是如此愚蠢,为什么司马炎选择他作为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