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白帝托孤时蜀汉权力结构枯萎,内部纠纷严重

建安24年(219年),刘备占领汉中后,占领荆州三县、益州、汉中的蜀汉势力达到顶峰。然而,与曹魏和东吴相比,蜀汉的实力仍然是最弱的。虽然汉中之战获胜,但蜀汉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img]366395[/img]

同年夏天,襄樊之战爆发。同年冬天,关羽因为东吴背后的偷袭而战败身亡,蜀汉失去荆州,蜀汉遭受重创。张武元年(221年)7月,刘备以关羽报仇为名,为了重夺荆州,发动夷陵之战。然而,他遭受了惨败。对于基本薄弱的蜀汉来说,他连续两次惨败,蜀汉已经精力充沛。

与国力的损失相比,蜀汉在人才方面也遭受了重大损失。据《三国志》记载,蜀汉鼎盛时期,“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徐静、麋竺、简雍为宾友。此外,董和、黄权、李燕等本章的授权,吴毅、费观等张的婚姻,彭阳和张的排斥”。蜀汉在鼎盛时期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但是到了白帝托孤呢?关羽、张飞、马超、法正、麋竺都死了,简雍这一时期大概率也死了(建安十九年后没有记载)。许靖不受刘备欢迎,黄权投降魏国,彭阳被刘备处死。现在蜀汉可以说是人才匮乏,只有诸葛亮、李燕、吴毅和费观。前面说的很清楚,吴毅和费观是刘章的姻亲。事实上,无非诸葛亮、李严等少数人。

[img]366396[/img]

蜀汉不仅人才少,而且有严重的派系纠纷。一是刘备的直系,以张飞、关羽、赵云、简勇为主;二是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以马良、马苏、黄忠、魏燕、杨毅、费毅为主;三是以乔周、周舒、杜琼、张毅、张毅、马忠为主的益州派;四是以法正、李燕为首,东州派以徐靖、黄权、刘巴、孟达、董和、董允为主。

其中,荆州派是刘备的直系,但白帝开始衰弱,益州派一直是刘备防范的主要对象,荆州派是刘备依赖的对象,东州派是刘备的对象,毕竟,东州派作为刘燕的父子,与益州派矛盾很深,刘备以吴为皇后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君可自取”到底是什么意思,三种说法中哪一种最可信?

《三国志·诸葛亮传》载道:“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认,召亮于成都。这是未来的事。据说‘君才十倍曹丕,一定能安国,最终决定大事。如果你的孩子可以互相补充,互相补充。如果你没有天赋,你可以自己拿”。那么,这个“君可以自己拿”是什么意思呢?目前流行三种说法:

[img]366397[/img]

说法一:可以替代。这种说法认为,“君可自取”的“取”字就是取而代之的意思。尤其是刘备前一句“曹丕十倍君才”,此时曹丕篡汉称帝,与诸葛亮、曹丕相比,不得不让人遐想。然而,诸葛亮要取代刘禅显然并不容易。毕竟,诸葛亮在这个时候并不能独占主导地位。他至少需要刘备的诏书,否则他根本无法稳定内部。

说法二:可以另立国君。虽然刘备以刘禅为储君,但刘备不仅是刘禅的一个儿子,还有刘永和刘莉。刘备在白帝托孤时,不仅把王子刘禅召到白帝城,还被叫去一起受命。特别是在裴松之注《三国志先主传》中,刘备临终时,呼鲁王说:“我死后,你兄弟的父事丞相,令卿和丞相一起工作。”而且这句话是刘备大声说出来的,所以有人说刘备在暗示诸葛亮,如果刘禅真的不堪大用,那么就可以“废长立幼”,改立刘永为皇帝。著名三国学者方北辰先生持有这一观点。

说法三:可以大权独揽。这种说法认为,由于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刘备对诸葛亮的抱负非常清楚。诸葛亮的理想是成为管仲和乐毅这样的著名大臣。此外,在托孤之前,刘备从未被军队污染过,在军队中也没有权力。因此,刘备所说的“自给自足”是授权诸葛亮独占权力。换句话说,如果刘禅值得帮助,那就全心全意地帮助他;如果刘禅胡作非为,就不必再关注刘禅了。他可以独自决定国家事务。

说法四:测试其忠诚度。根据这一说法,刘备的举动意味着测试诸葛亮是否忠诚。虽然诸葛亮此时不能独自掌权,但他毕竟是荆州派的主要人物,也是刘备此后需要依靠的重要大臣。如果他不能保证自己的忠诚,刘备怎么能放心地把权力交给他呢。从诸葛亮的反应来看,他似乎明白了刘备的想法,于是哭着说:“臣敢竭尽全力,效忠诚之节,然后死去!”

[img]366398[/img]

从蜀汉当时的权力结构和刘备孤独时的安排来看,诸葛亮并不孤单。因此,我认为基本上可以排除第一种和第三种说法。不管刘备有多慷慨,他都不会被诸葛亮取代,也不会被他的权力垄断。

在第二种和第四种说法中,个人更倾向于第四种。毕竟,第二种说法的争议可以说是由裴松之的注释引起的。再加上宗法制度的影响,“废长立幼,废直立”的可能性很小。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很可能导致内部不稳定,这显然不是本已危机重重的蜀汉的好选择。

基于当时蜀汉的人才结构,为了保证蜀汉权力的平衡,刘备的重要官员必须以荆州派为核心,然后以东州派为约束。因此,诸葛亮荆州派首脑的重要性得到了突出。因此,他必须确保诸葛亮的忠诚,否则如何放心交接。

[img]366399[/img]

其实也是如此。白帝托孤后,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开府治事。此外,他还要求刘禅以父子之礼对待诸葛亮,“政事细致,咸决于亮”。然而,他还以尚书令李燕为基础,保护中都,统治内外军事。在与诸葛亮协助刘禅的同时,他约束了荆州集团。

如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四种说法中最可信的是第四种。刘备是权力交接前的最后一次测试。在确保诸葛亮的忠诚之后,他把所有的政权都交给了他。


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他到底是什么意思?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东吴四英将军之一:鲁肃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物?
  •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每个人都认为鲁肃是一个胆小的人。在草船借箭和东风舌战群儒家思想是诸葛亮的追随者,在单刀会议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