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曹操官渡之战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而闻名的战役之一。然而,曹操在这场战争中拥有多少兵力一直存在争议。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官渡战期间曹操兵力不足1万,其中伤者占20%或30%。
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也分营和平等,合战不利。当时公兵不到万,伤者十二三。
[img]366705[/img]
裴松之在注释《三国志》时,对此表示怀疑。
裴松之认为,曹操起兵时,已经有5000人了。从那以后,他在战斗中不断吞并各种力量。例如,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后,投降了30多万人。虽然曹操在战斗中也遭受了损失,但总的来说,他赢多输少,势力不断扩大。怎么会有这么多兵马?
而官渡对峙时,袁绍连营几十里,如果曹操手下只有几千人马,根本无法防守。其次,绍有精兵十万,战马万余,兵力是曹操的十倍。袁绍一定会四面包围曹军,不会让曹操有机会分兵偷袭乌巢。此外,据记载,官渡战争结束后,曹操杀死了8万名俘虏的袁军士兵。如果曹操只有8000人,他怎么能杀死这么多俘虏呢。
他认为《三国志》中的说法不可信,夸大了曹操的劣势。很多人都有类似裴松之想法的想法,所以曹操在官渡战争中有多少兵力一直存在争议。然而,《三国志》中的说法并非不可能。
曹操确实招募了30多万青州黄巾军,并选择了强壮的人组成了青州士兵。虽然黄巾军为了虚张声势,30多万人中有许多老、弱、病、残,但选择数万人并不是问题。此外,曹操先后击败了吕布、袁术等诸侯,吞并了董成等人的军队,夺取了徐州、寿春等地。他的总兵力必须超过1万人。
然而,随着领土的扩大,曹操需要守卫的地方自然会相应增加。他不可能把所有的军队都集中在官渡,也需要在其他地区留下一定的军队守卫。
[img]366706[/img]
比如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的时候,他控制的徐州和袁绍的青州相邻,自然要留下相当数量的部队守卫。事实上,在这条战线上,依附曹操的臧霸确实多次与青州的袁军作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荆州、汝南和许昌都在附近。汝南是袁绍的家乡。许多地方的强者与袁绍有联系。官渡战争期间,这些强者纷纷起兵反曹。刘备曾两次奉命带兵南下汝南,与叛军一起攻打曹操后方。当然,曹操也需要在许昌附近部署部队,以防万一。
此外,江东孙策、荆州刘彪、关中地区韩遂、马腾等地方势力或态度暧昧,或不可靠,也是曹操需要警惕的潜在威胁。这些方向也需要留下一定的军事防御。
这样,曹操就不能把所有的兵力都放在官渡。
[img]366707[/img]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三国志》指的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8月份曹操兵力不足1万人,并不是说曹操一直只有1万人。
在真正的战争中,双方经常根据需要不断调动部队。前面还提到袁绍曾经让刘备南下攻打曹操后面,袁绍派出了很多类似的部队。曹操也有可能在与袁绍的战斗中向其他方向作战。
这样,曹操在某个时期派出了更多的部队,导致官渡只有七八千人可用。
然而,从曹操偷袭乌巢时带着5000人参战,留守营的曹洪也可以击退张和的攻击来看,曹操此时的军队应该得到加强。否则,1万名士兵扣除2000或3000名受伤士兵,然后拆除曹操的5000人。曹洪的军队有限,很难击退像张和这样的著名将军。
官渡之战曹操少胜多 曹操到底有多少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