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5月1日是万国博览会开幕日,成为伦敦的盛大节日。
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人们聚集在当时欧洲最宏伟、最富有想象力的神奇建筑“水晶宫”的巨大穹顶下,参加这次前所未有的聚会。人们聚集在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军事纠纷,也不是为了政治纠纷,而是为了展示文明、进步和繁荣。世博会展出了世界各地近14000名参展商提供的10万多件代表人类文明成果的展品,其中一半以上是英国制造商。它代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许多经济成就和先进的工业产品,如自动链式纺织机、大功率蒸汽机、高速汽轮船、汽压机、起重机、机床和先进的炼钢法、隧道和桥梁模型。在这次展览中,大英帝国展现了作为“世界工厂”的强大实力,出尽了风头。成千上万的英国人陶醉于他们国家征服自然的伟大成就。他们认为自己是自然界的尖子生,是上帝的宠儿。他们一个个热泪盈眶,趾高气扬地走进展厅,分享了作为大英帝国臣民的骄傲。
在喧嚣中,维多利亚女王带着前所未有的骄傲和信心去了水晶宫,亲自为世博会剪彩。兴奋的女王反复用一个词来表达她的情感:荣耀、荣耀和无尽的荣耀。晚上回来后,42岁的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写道:
今天是我一生中最伟大、最辉煌的一天。我亲爱的阿尔伯特的名字将像这一天一样不朽。对我来说,这是最骄傲和快乐的一天。此刻,我的心充满了无限的感激。
[img]364937[/img]
维多利亚女王没有理由不感到快乐和自豪。这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巅峰时刻:在她的时代,大英帝国前所未有的团结,成为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没有一个女王像维多利亚一样,在完成女王职责的同时,也有作为一个普通女人的幸福,可以说是爱情事业的双重收获。丈夫阿尔伯特博学多才,组织能力非凡,成为她信任和依赖的好老师和好朋友。整个博览会由阿尔伯特策划和精心组织,大大提高了大英帝国的国威,大大增强了英国人民的民族信心。
当维多利亚女王享受着英国臣民的欢呼和致敬时,在清朝紫禁城戒备森严的深宫大院里,17岁的“杏儿姑”正战战兢兢地由太监带领参加“选秀”。杏儿姑娘很幸运,从众多秀女中脱颖而出,能留在皇宫,被封为“兰贵人”。俗话说“天生丽质难放弃,一旦选在君王侧”,这是改变她命运的重要一步——她没有高贵的血统,只是下五旗镶蓝旗;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我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员。入宫后,她只被封为后宫第六等的“贵人”,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要想登上皇后的宝座还遥遥无期,希望渺茫。
然后谁想到,仅仅十年后,慈禧和维多利亚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转。
1861年11月2日,咸丰皇帝死后仅103天,慈禧太后与恭亲王一新联手发动中外令人惊叹的“辛酉政变”,以雷霆霹雳的势头一举击平了咸丰死前诏封的“顾命八大臣”,将肃顺、端华、载垣处死,其他五人革职遣驻,改年号为“同治”慈禧年仅27岁,正式走向这个庞大帝国权力的巅峰。此后,她三次听政,操纵清末政权,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
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今年,当年轻的慈禧春风骄傲地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心时,42岁的维多利亚女王陷入了失去丈夫的深深痛苦。由于一场意想不到的风寒,英年的阿尔伯特突然去世了。阿尔伯特王子不仅是维多利亚深爱的丈夫,也是她最重要的顾问和助手。失去阿尔伯特,她觉得失去了一切。在这场令人震惊的灾难中,维多利亚阳光明媚的生活立刻充满了阴霾和悲伤,巨大的悲伤就像黑夜中鹰的爪子,抓住了她的意志和灵魂。在阿尔伯特去世的那一天,维多利亚在日记中写道:“你的死是一场巨大的悲剧,我的生命从此支离破碎。”。那些为她服务的仆人担心她会失去理智和精神崩溃。背后,人们一遍又一遍地含泪说:“可怜的女王,可怜的女王!”
悲伤的维多利亚离开伦敦,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她觉得自己的幸福生活已经随着丈夫的生命而结束了。她在这个世界上的余年就像一个残酷的日落,正在悲剧的结束。她在给亲戚的一封信中写道:“世界已经死了。”
为什么慈禧操劳落骂名:英国女王少干政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