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面对西方列强支持光绪皇帝的传闻,慈禧太后非常生气。当时,慈禧认为人气是可用的。虽然外国人很强大,但义和团有数百万人,胜负不确定;慈禧再次知道,如果她不满足义和团的帮助,义和团肯定会变成“反清灭洋”。@ 慈禧太后面对各国的压力,毅然向八国宣战。
5月28日(清光绪26年),英国、法国、普鲁士(德国)、八国联合军队,沙俄,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今奥地利和匈牙利),入侵中国。联合远征军最初派遣了约3万人,后来增加到约5万人。八国联军的行动直接导致了义和团的消灭,京津清军的崩溃最终被清朝击败。联军占领首都北京和清廷政府逃往陕西西安,谈到清朝后支付了4.5亿美元。慈禧有勇气向全世界宣战。然而,晚晴腐败后衰弱的国力无法支撑其军事行动!
相关新闻:
慈禧(1835年11月29日至1908年11月15日)即孝敬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妃嫔、同治皇帝生母。1852年入宫,给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易贵人),次年晋封易妃;1856年出生的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晋封易妃,次年晋封易妃;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后,他与孝贞展示了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为上徽慈禧;
[img]364850[/img]
人物评价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之一。她的政治技能很有能力,特别擅长操纵贵族和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持她的绝对权威。她在清朝的能力持续了几十年。慈禧当权期间,清廷的中央集权和中国主权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国的各种威胁。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自身权力的角度来看,她所采取的措施并没有取得成功,但大多数都是合理的。应对鸦片战争以来欧美列强的挑战,以及镇压太平天国等民间反抗势力。慈禧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当地开展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工发展的开始。在洋务自强运动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可以消除内部叛军,在帝国制度下维持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建设现代陆海军备,营造“同治中兴”的氛围。
[img]364851[/img]
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实很聪明,百日维新改革速度太快,只是一场闹剧,不可能成功。庚子年大灾后,慈禧太后意识到现状不允许她坚持帝制传统。所谓“祖先成法”,就是允许清廷采取各种新的政策措施。庚子后的新政涉及多方面,包括官制改革、立宪准备、废除科举制度、禁止妇女缠足、建立女学、新学、庚子退款建设教育等。
慈禧是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女人 向全世界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