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作为一个古代国家的国王,皇帝有一定的生死权,将被埋葬在规划无限的皇陵后面。但在东汉时期,一位皇帝在14岁时被毒死,并被太监埋葬。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埋葬在太监墓中的皇帝。
公元176年出生的东汉少帝刘辩,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是汉灵帝刘红的儿子。广西元年4月13日至昭宁元年9月初18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至189年9月28日在位。刘辩在灵帝死后继位为皇帝,历史上被称为少帝。因为他年轻,他的实权掌握在他的母亲何太后和他的叔叔将军何进手中。
[img]361949[/img]
历史上关于刘辩的记载并不多,对他的评价也更少。据史料记载,汉灵帝不喜欢刘辩,曾评价他为“没有皇帝的威仪,真的不适合当君主”。后人对他的评价是,他是东汉第一个被废墟的皇帝。在古代史书中,他通常不被视为汉朝的正统皇帝,甚至没有他的皇帝传记。而且汉少帝死后随便埋在宦官陵园,这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刘辩出生于汉灵皇帝西平五年。他的母亲何曾经只是一个宫女。生下刘辩后,他的母亲很贵,被封为贵族。先被废除后,他被提升为皇后。事实上,灵帝不喜欢刘辩。他更倾向于王美人生的王子刘协。当大臣们要求立王子振国纲时,灵帝想立刘协为王子。然而,皇后是中宫的主人。他手里拿着一支重兵,在朝廷里盘根错节。因此,立王子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被推迟。
[img]361950[/img]
中平六年来,灵帝病重。临终前,他把王子刘协托付给了他最喜欢的宦官简硕。同年夏天,灵帝去世了。灵帝去世后,简硕想杀了何进,立皇子刘协为帝。出乎意料的是,风声泄露了。简硕的计划失败了,王子刘辩成功地继承了王位。
汉灵帝死后两天,刘辩登基为汉少帝。少帝刘辩尊母亲何皇后为太后,封帝弟刘协为渤海王,改元为光。由于刘辩年轻,继位时才十四岁,皇帝的地位名不见经传。何太后在朝廷被称为制度,所有重大事件都由太后决定。他的母亲和叔叔何进仍然掌握着军事权力,权力倾向于朝野。
虽然刘辩是皇帝,但他没有实权。事实上,他的权利是由何太后和何进掌握的。何进杀死剑硕后,如果他想铲除所有宦官,他打电话给董卓帮助北京。宦官知道自己一死不可,就先下手为强,杀了何进。有一段时间,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开始了激烈的斗争。刘辩的母子不得不离开皇宫避难。
[img]361951[/img]
董卓一行人去北京看少帝刘辩,却看到这个人只是诺诺,胆小的一代,不如陈留王刘协。他们想把刘协改为皇帝,以提高自己的威望。回到宫殿,董卓自封为司空,一手遮天。公元189年9月,他强迫何太后写下废帝诏书,改立刘协。少帝刘辩是红农王,少帝刘辩的帝王生涯到此结束。
第二年正月,各地起兵攻打董卓。董卓怕夜长梦多,就用毒酒杀了刘辩。就这样,出生在皇室的刘辩去世,只当了五个月的皇帝,只有14岁。
虽然刘协被任命为皇帝,想按照皇帝的规范埋葬废帝刘辩,但由于董卓的威慑,他不得不下令将他埋葬在赵忠(东汉太监)的墓中。作为前皇帝,刘辩死后只能和太监一起埋葬。多可悲啊!
在中国古代史书中,刘辩被称为皇子辩、少帝和弘农王,但刘辩在位不逾年,一般不认为他是汉朝的正统皇帝。
年仅13岁就登上了皇位 但是权力掌握在舅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