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都是益州 诸葛亮为什么两次评价这个地方?

在古代,益州之地常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汉代时,益州是十三州中地盘最大的州。东汉末三国时期,诸侯争霸,益州之地再次展现了他的重要性。三国头号智神诸葛亮对益州有两次评价,但说法大不相同:早在荆州,诸葛亮就告诉刘备,益州很富裕,但后来他告诉蜀后刘禅,益州很穷。诸葛亮这么说是欺负阿斗傻吗?为什么他两次评价一个地方,但他的说法却如此不同?

[img]357410[/img]

先说诸葛亮对益州的第一次评价: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来襄阳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当时,三国的总体趋势是,北方基本上由曹操统一,实力雄厚,没有人能与之竞争;江东由孙权家族控制。此外,孙权可以很好地利用他的知识和武术,他可以作为联盟使用。还有两个好地方,一个是荆州,一个是益州。根据这样的世界形势,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一个大计划,即《隆中对》。在隆中对中,诸葛亮认为荆州刘表只求自保,没有野心。益州刘章虽善良,但能力有限。因此,上帝为刘备准备了这两个地方。但说到益州,诸葛亮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成帝业。(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意思很明显,益州地理位置危险,但土地肥沃,财产丰富,是天府之国。汉高祖刘邦在这里积累了力量,最终实现了皇帝的事业。诸葛亮告诉刘备,这意味着太明显了,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希望之地,一个龙脉之地,如果刘备能占据它,他也可以实现自己的皇帝事业。

后来的情况,也基本如诸葛亮所想,借助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败后,曹孙刘三家瓜分荆州。刘备立足之地后,迅速崛起。在庞统的帮助下,在法正等“益州内奸”的规划下,刘备确实获得了益州之地,成为了新一代益州之主,并在夺取汉中后成为皇帝,历史上被称为汉昭烈帝。这一结果,无论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神预测还是神规划,还是刘备有帝王命,总之都得益于益州的富足。如果没有益州的险塞,刘备哪里有机会成为皇帝?恐怕早就被曹操毁了。

然后我们来谈谈诸葛亮对益州之地的第二次评价:

这个评价来自《出师表》,里面有句话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惫不堪,这也是危急生存的秋天。”(见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卷35)。

所以你可能很奇怪,面对刘备,诸葛亮把益州说得像一朵花,但当刘禅说得那么难以忍受。为什么是这样?

[img]357411[/img]

事实上,要了解刘备和刘禅的三国情况,我们就会明白诸葛亮对益州的两次不同评价不是胡说八道,而是有史实依据的。当刘备提到益州时,刘备脚下没有寸土立足,只是依附刘表,为刘表看门而已。当时,刘备迫切需要机遇和发展。只是益州由刘燕和刘章的父子两代经营,没有大战,尤其是刘章的善良。虽然他不是霸主,但他是一个守成之君,所以他仍然非常富有地经营益州。诸葛亮在《龙中对》中指出,益州的财富实际上意味着益州是刘备开始发展的资本。对于连立足之地都没有的刘备来说,益州对刘备来说是一座金矿,诸葛亮所说非虚,但却极其准确属实。

然而,在刘禅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呢?原因还在刘备。夺取益州后,刘备的人生确实呈现出一时的辉煌,并成为了皇帝。但刘备的生活,很符合《易经》中的一句话,叫否极泰来。但刘备在极泰来之后,也许好运来得太猛了,马上又开始走下坡路了。首先,关羽失去了荆州,然后是刘备发动的复仇战争,但在小亭之战中以惨败告终。

[img]357412[/img]

对于刚刚建成的蜀国来说,刘备这一惨败,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这里,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益州的情况。从公元212年刘备在绿萌关与刘璋反目成仇,到公元222年刘备输回白帝城,益州在短短10年内几乎一直处于战争状态。首先是刘备和刘璋的战争(从公元212年到公元214年);刘备得益州后,随后攻打汉中战争(公元215年至公元219年);汉中成功后,刘备回成都称帝,随后发生了小亭之战(公元221至公元222年)。

即使益州是沃野千里、储备丰富、天府之国,也经不起如此频繁持久的战争消费。十年来,富裕的益州早已不再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描述的益州。尤其是小亭之败,几乎耗尽了益州的精气。虽然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休兵养民,兴农植桑,富国富民大约五年,但如何在五年内将经历了十年战争的益州恢复到十年前的状态呢?显然不可能。

因此,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开始北伐时,对刘禅上表的《出师表》说“益州累弊”。然而,诸葛亮此时所说的益州疲软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益州本身的农业经济,确实非常虚弱和贫穷,另一层是曹魏和孙吴,发展相对较快。要知道,根据史载的具体数据,无论是经济、农业、子民、兵员,蜀国都是魏、蜀、吴三国中最弱的一方。

[img]357413[/img]

结论:总的来说,益州是个好地方,是霸王之地,人杰居之地,都能成就大业。遗憾的是,再好的地方,也需要经营。比如荆州,也是个好地方,但也是战火不断的地方。益州的优势是易守难攻,便于发展,这也是诸葛亮规划刘备居之以争霸世界的依据。不幸的是,人不如天算,诸葛亮的计划很完美,却赶不上刘备的变化。到达益州后,刘备成了一条骄傲的龙。骄傲很容易倒霉,这给益州造成了最严重的打击,使益州成为诸葛亮口中的“疲惫之地”。因此,据实,诸葛亮两次评价益州是有根据的。当然,他并没有欺负阿斗愚蠢。阿斗本身并不愚蠢,但一个“快乐的蜀”有点不同。

《三国志》等参考资料


都是益州 诸葛亮为什么两次评价这个地方?都是益州 诸葛亮为什么两次评价这个地方?

,,,,,,,,

  • 解密:诸葛亮策划了小乔和曹操的绯闻?
  • “东风不和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这首诗只是一个假设,东风终于和周郎便,三国时期的大美大乔小乔。它没有被曹操锁...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