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怀慎出身范阳卢氏北祖第三房,廉洁谨慎。进士及第,历任御史监察,官员外郎,侍御史,御史中丞,迁兵部侍郎,黄门侍郎,渔阳县伯。身居高位,为官廉洁。唐玄宗继位后,以本官加授同平章事,迁侍中兼官部尚书,成为宰相。自认能不如宰相姚崇,遇事推让,成为“伴食宰相”。开元四年(716年),上表致仕,病逝于家中,追赠荆州大都督,文成。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陆怀慎年轻时廉洁谨慎,后考中进士,历任皇史监督员、官员外郎。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辟,将武则天迁居上阳宫,十日一去朝见。卢怀慎时任侍御史,进诫道:“汉高祖称帝后,五日朝见太公一次,是他用布衣取天下,所以把尊贵归咎于父亲。现在陛下遵循成法,继承皇统,怎样才能模仿汉高祖?天门离提象门只有两英里,骑马不能成列,骑马不能平行,陛下经常在这里,如果有愚人开车,该怎么办?臣认为太后应该被内朝奉养,不劳陛下出入。唐中宗不听。
[img]353247[/img]
切谏时政
景龙年间,卢怀慎改为右御史台中丞,又上疏朝廷,评论时政得失。他主要提出三个主张:
1、诸州都督、刺史、不开车、长史、司马、妲县县长任职不满四年,不得迁官。政绩优秀的可以给车马毛衣,可以提高工资和官方秩序,可以派使节慰问,可以下令劝说,有公缺的可以提拔。对于那些没有政绩、没有贪婪、没有暴力的人,他们将被免除官员,并返回家乡。
2、在能够担任地方长官或高级僚佐的官员中,将员外官升迁外放,由朝廷核实政绩。年老有病不能任职的,一起停下来。
3、因贪赃而被停职的,罢官不到十年,不得录用。
奏疏呈上后,唐中宗仍不采纳。
担任宰相
景云元年(710年),唐瑞宗复位,任命姚崇为兵部尚书、陆象先、卢怀慎为兵部侍郎,整顿中宗以来混乱的武官选举制度。 后来,卢怀慎又改为黄门侍郎,封渔阳县伯。
开元年(713年),卢怀慎和魏知古一起前往东都洛阳主持全选。不久,唐玄宗召回卢怀慎担任宰相,任命他担任同中书门下的三个产品。
[img]353248[/img]
开元二年(714年),卢怀慎代表黄门监。当时,薛王李业的叔叔王仙童入侵了人民,并被皇家历史弹劾。李业向皇帝求情,唐玄宗命令书门下进行审查。卢怀慎和中国书记姚崇说:“王仙童的罪行清楚地明白,皇家历史的弹劾没有错,他不能放纵和宽恕他。”唐玄宗随后解决了这个案子,从那时起,皇室的亲戚们就收敛了火焰。
开元三年(715年),卢怀慎被正式崇拜为黄门监,并担任官部书记。当时,姚崇因儿子去世,离开了十多天,导致政务堆积如山。卢怀慎无法做出决定,恐惧地向玄宗请罪。唐玄宗说:“我把世界委托给姚崇,只是想让你镇抚雅士俗人。”
病重去世
开元四年(716年),卢怀慎病重,上表乞讨骨骼,要求退休,并获得唐玄宗批准。同年11月,卢怀慎病逝,上遗表,向唐玄宗推荐宋静、李杰、李朝隐、卢从愿。唐玄宗叹了口气,把卢怀慎追成荆州大都督,文成。
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打猎时,遇到卢怀慎的家人在大祥祭祀(去世两周年纪念日举行的祭祀仪式),于是给予丝绸和其他物品,停止打猎,停在卢怀慎的墓前,停下来看着他。他哭了,让中书侍郎苏起草碑文,亲自写,命令政府为他立碑。
卢怀慎:唐代宰相,遇事推让,成为[伴食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