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程门立雪”来源于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的学习故事。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历史故事吧!
在过去,程门立雪指的是学生恭敬受教,现在多指尊重师长;比喻虚心求教或尊重有学问的老人。《宋史·杨时传》中记载了这个典故,“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一天见颐,颐偶平静地坐着,时不能和游梓侍一起去。颐既觉,门外雪深一尺。“杨石四十岁了,仍然渴望知识。大雪天,他和同学们来拜访老师程毅。当他们看到程毅在门外睡着时,他们站在原地等待。等到程颐醒来,门外的雪已有一尺厚。
[img]354349[/img]
这个典故广为流传。杨时谦逊、好学、尊师重道的性格也受到了人们的赞扬和学习。但现在说到程门立雪,人们常常想到程颐作为一名教师,很少想到杨时。当然,这与“程朱理学”的声誉有关,但遗憾的是,像杨时这样对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在故事中逐渐被边缘化。今天,让我们来谈谈这个理学的支柱,他也很有才华。
杨石,字中立,叫龟山,学者叫龟山先生。他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作家和官员。杨十几岁时非常聪明。他八岁时能写诗,九岁时能写诗。当时认识他的人都叫他“神童”。他小时候读佛教,十几岁时开始学儒学。他只有十五岁,在邵武游学时就有很大的声誉。到了二十一岁,去礼部考试后补太学生。
回国后,他还在含云寺读书讲课。直到西宁九年(1076年),高中进士。虽然中进士后被任命,但他说自己没有去任职,而是专心研究理学,写了著名的《列子解》。
五年后,元丰四年(1081),杨时担任徐州司法。后来,由于钦佩程的二兄弟,他投身于程浩门下,专心学习理学,与程门立雪中提到的游山、伊熔、谢良佐成为程门的四个弟子。程浩非常喜欢这个学生,称赞道:“杨时学起来最轻松,一点也能通。“当程浩的弟弟程毅从涪陵讲课回来时,他也称赞程浩提到杨石的故事:“现在我很自信。将来谁能超越他?“元丰年间,受社会环境影响,学者研究佛教,但杨石热爱理学。程浩仍然有一种感觉:“现在所有学者都在谈论佛教和道教。只有杨石和谢显道取得了进步!”
[img]354350[/img]
当杨石学成离开时,程浩既不情愿又兴奋。看着他的学生离开,他觉得他的理论将在南方开辟一个新的世界。
然而,导师程涛却没能亲眼看到元丰八年(1085年)程涛去世的那一天。杨时听说老师程涛去世的消息后,非常伤心,但他在任期内不能随意旅行,于是在宿舍门口设灵哭了起来,哀悼了一句。这时,杨时,他的思想刚刚转向道学,导师突然去世,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元佑八年(1093年),杨时虽然在理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谦虚好学。40岁左右,他还是选择投资伊川书院程颐,也就是他最后一任导师程浩的弟弟。程门立雪也发生在这一时期,但这个典故除了杨时虚心求教外,还有一个原因。当时,程颐被降职和排斥。事实上,情况非常困难。外界的流言蜚语正在诽谤他。杨时和游瑾有这样的行为,以表明他们的态度。
绍圣元年(1094),杨石前往浏阳任知县。在任四年恰逢一次饥荒,于是他大施仁政,救人于水火之中,人民也非常爱他。
崇宁五年(1106)来到浙江余杭做知县,在那里他看到了王朝的腐败,官员的丑脸,皇帝的穷奢欲。当时奸臣蔡京、童贯等人阿谀奉承,为迎合徽宗的喜好,大肆搜寻民间珍宝,要建龙德宫。仅苏杭应奉局就有2400多艘船只用于运输奇花异石。这些官员不仅到处搜查,还一级一级地剥削人民,敲诈勒索。人们没有遇到自然灾害,而是被灾难摧毁了。杨石讨厌他们的行为,在他所在的《余杭见闻》中直言:“从朝廷勋贵到州县官,整个世界都没有欺上瞒下,朝廷已经无可救药了!”
他还记录了他看到的现象。全世界的人都不愿意工作。为了逃避,他们选择拿钱代替,但钱没有交给国库。相反,他们进入了这些贪官的口袋。运送花石纲对官员来说是肥差,每个人都想分一杯羹,皇帝也试图下诏阻止,但没用。他直言不讳地说:“书中的墨水还没有干,而运送花石的船已经首尾相连。“国家不是国家,官员不是官员,人民不是人民。从长远来看,国家将不可避免地被倾覆。
[img]354351[/img]
后来,金人变得越来越强大,一路南下,但朝廷的主和派变得越来越糟。杨石甚至公开谴责蔡京和其他人:“甲虫害人民已经工作了20多年。这个国家几乎崩溃了,每个人都鄙视它。”他还主张杀死童贯等国家的蛀虫,但无能的皇帝根本听不进去。最后,长期虚弱的北宋灭亡了,靖康的耻辱成了每个人心中的一道伤疤。
虽然后来成立于南宋,杨石也被朝廷重用,但在建炎四年(1130年),他以年纪大了为由告老归乡。朝廷给了他很高的待遇,但他仍然节俭朴素,鼓励孩子和孙子孙女这样做。写诗:“我的秋千里北风寒,我还记得小巷里的平安;大部分钱都不是被羡慕的,直接靠三釜安慰亲人。”
南宋绍兴五年(1135),杨时去世,享年83岁。杨石的一生都在承上启下,北宋南宋的更替,理学佛教的兴衰。他以君子之风坚守内心,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学术上,他都有很大的功勋。尤其是在理学方面,他是二程和朱之间的过渡人物。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朱子理学。朱还称赞他“孔颜道脉,程子格规,先生之德,百世所师。”
程门立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典故的主角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