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战争除了进攻还需要防御,但与那些擅长进攻的将军相比,擅长守城的将军很难出名。今天,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三国十大防守将军。
一、曹仁(曹魏)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襄樊战役期间,关羽淹没了七军,俘虏了于禁,杀死了庞德等曹魏将领。曹仁坚守樊城,面对关羽的大军和即将淹没城市的大水,关羽一直无法征服樊城。不久之后,徐晃带领的援军赶到,曹仁也主动带领军队进攻,从而击退了关羽,化解了樊城之围。曹仁除了守卫樊城外,还在赤壁之战后抵抗周瑜,即曹魏宗室中最擅长防守的将军。
二、张辽(曹魏)
[img]352585[/img]
第二次合肥之战爆发时,建安二十年(215年)。面对东吴的10万大军,张辽毫不畏惧,而是率领800名士兵冲击孙权的10万大军。在这场战斗中,张辽带领军队一直冲向孙权的主教练,使东吴军队战无不胜,闻风丧胆。第一波冲击结束后,张辽率领追兵再次进攻,大破凌统、甘宁等人,差点活捉孙权。第二次合肥战争结束后,张辽继续守卫合肥,并在公元222年击败吴将吕范。
三、郝昭(曹魏)
公元228年,蜀汉宰相诸葛亮率军攻打陈仓。对此,陈仓的守将郝昭早就做好了准备,拒绝了诸葛亮的劝说,双方立即展开了攻防较量。在陈仓之战中,诸葛亮率领的蜀汉军队日夜攻打陈仓城20多天。诸葛亮退役后,魏明帝封郝昭为关内侯。
四、文聘(曹魏)
文聘原本是荆州刘彪的将军。刘彪死后,文聘归曹魏。此后,文聘守卫江夏,多次引兵遏制关羽之师,进封延寿亭侯,讨逆将军。后来,他攻占关羽的行李,烧毁了关羽的战舰,成为曹操依靠屏障的将军之一。后来,他从讨论中得到了更多的回应。他被封为将军和新野侯。曹睿即位之初,文聘在江夏击退了孙权的进攻。史书称他“在江夏几十年,有威恩,名震敌国”。
五、满宠(曹魏)
早在公元219年,满宠就帮助曹仁守卫襄樊,抵御关羽的进攻。张辽病逝后,满宠接替了守卫合肥的重任。公元233年,在第三次合肥之战中,满宠派出6000步骑行,在飞水隐藏的地方伏击,从而撤退了孙权的进攻。
一年后,孙权没有放弃,带领10万军队发动了第四次合肥之战。在这方面,曹魏将军筹集了数十名壮士,把松枝折成火炬,倒上芝麻油,顺风放火,烧毁敌人的攻击工具,并射杀了孙权的侄子孙泰。与此同时,魏明帝曹海也带领军队支持合肥,使孙权不得不退役。
六、霍军(蜀汉)
公元211年,霍军跟随刘备进入益州。益州之战爆发后,霍军负责守卫嘉萌城。刘璋在霍军镇守家萌城时,派出1万多人进攻城市,而霍军只有数百人来防守。出乎意料的是,霍军竟然用数百人马抵抗了刘璋一万人马的进攻,而且还坚持了大约一年。当刘璋手下懈怠时,霍军敢于主动攻击数百名士兵,从而以数百人击退了1万名军队。
七、王平(蜀汉)
公元244年,曹爽与夏侯玄统兵10多万,从罗谷口(今陕西周至西南)攻汉。当时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守汉中,兵不到3万。在此背景下,王平派遣护军刘敏等领兵根据兴势拒敌,多旗绵延100多里。在率军之后,同时防御魏军的分兵从黄金谷(兴势东)进攻。最后,王平在兵力巨大差距的基础上,击退了曹爽的10万军队,确保了蜀汉门户的安全。
八、罗宪(蜀汉)
[img]352586[/img]
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蜀汉后主刘禅向东吴求助。对此,东吴也确实派出了大军。然而,随着蜀汉的灭亡,东吴军队决定趁火抢劫蜀汉。面对东吴大军的进攻,罗宪虽然只有2000人,但凭借共同的势头,罗宪还是打退了东吴的进攻。被罗宪击退后,东吴名将陆逊之子陆抗也带领3万人进攻永安。经过六个月的连续攻击,东吴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最终不得不退出军队。
九、朱然(东吴)
夷陵战争结束后,魏趁机攻打吴,朱然无法坚守。曹真、夏侯尚、张合等魏将围攻江陵6月,朱然“名震敌国”。之后,朱然先后攻打江夏和樊城,但都没有成功;两次旅行都取得了成功。最后,官员到左司马和右军师。赤乌12年(249年),朱然去世,68岁。孙权为他的素服哀悼。
十、徐盛(东吴)
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许多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庐江太守。后来曹丕大举攻吴,吴国按照徐盛的建议在建业外筑起了一堵墙,曹丕中了疑城之计,退休了。黄武年间,徐盛病逝。
谁是三国十大防守名将?曹仁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