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宋仁宗的勤俭仁厚体现在哪里?史书上是怎么记载的?

赵真不仅对人善良大方,而且对自己也很严格。衣食很简单,史书里记录了很多他严于律己的故事。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勤俭律己

赵真生性恭俭仁恕,百司曾奏清扩大园林,赵真说:“我奉先帝园,犹以为广,何为呢?”

[img]351273[/img]

有一次,赵祯正在散步,不时回头看,追随者们都不知道皇帝是为了什么。赵真回宫后,焦急地对妃子说:“我渴了,赶紧倒水。妃子觉得奇怪,问赵真:“陛下为什么不让随从在外面伺候饮水,而是忍着口渴?赵真说:“我反复回头,却没看到他们准备水壶。如果我问,一定有人会受到惩罚,所以我会忍着口渴回来喝水。”

赵震的生活也更加检点。有一次,初秋,官员们献上了蛤蜊。赵震问他从哪里得到的,大臣们回答说他从远处得到的。问要多少钱,总共28件,每件1000元。赵震说:“我经常警告你要省钱,现在吃几只蛤蜊要花2800元,我不能吃!”他没有吃东西。

还有一次,赵真早上醒来对近侍说:“昨晚我饿了,睡不着,想吃烤羊。”近侍问:“陛下为什么不下令命臣下去买呢?”赵真说:“如果我一开口,这是我的命令。最好不要打扰人们。”

一天,赵真深夜处理事务,又累又饿,想吃一碗羊肉热汤,但他忍受饥饿没有说,第二天,皇后知道,建议他:“陛下日夜工作,必须照顾好身体,想吃羊肉汤,随时命令皇家厨师,怎么能忍受饥饿让陛下龙遭受损失?仁宗对皇后说:“宫里随便问一会儿,会把外面当成惯例。如果我昨晚吃羊肉汤,御厨会在晚上屠宰。一年要几百个,形成一个例子。以后屠宰的数量是无法计算的。我不忍心为我做一碗饮食,创造这个例子,伤害生物,所以我宁愿忍受一时的饥饿。”

赵真去世前不久,中书门下、枢密院在福宁殿西合奏事。看到赵真用的床帐和垫子简单灰暗,好久没换了。赵真看着总理韩琦等人说:“我住在宫里,日常生活的享受就是这样。这也是人民的膏血。你能随便浪费吗?”

[img]351274[/img]

仁政宽容

赵真对下属很善良。有一次吃饭,他正在吃饭。突然,他吃了一粒沙子,牙齿剧痛。他迅速吐了出来。他没有忘记对陪同的宫女说:“不要声称我吃过沙子。这是死罪。”赵真首先考虑的不是他的不适和不适,而是下属可能带来的罪行。可以看出,他真的很善良。

赵真对读者也比较宽容。嘉佑年间,苏辙参加了进士考试,并在试卷中写道:“我在路上听人说,宫中有成千上万的美女,整天唱歌、跳舞、喝酒,喝醉了。皇帝既不关心人民的疾苦,也不与大臣们讨论治国安邦的计划。考官们认为苏辙无中生有,恶意诽谤,赵真却说:“我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是为了欢迎敢言敢语的人。苏辙,一个敢于如此直言不讳的小官,应该特别有名。”

赵真尚德缓刑,遇到疑难案件,尽量从轻发落。即使他“炒造反”,也能区别对待,区分是真的想造反还是抱怨。当时四川有个读者,给成都太守献诗,主张“把剑门烧成栈阁,成都别是干坤”。

成都太守认为,这是明目张胆地煽动叛乱,把他绑到首都。根据历代法律,这个人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但赵真说:“这是老学者渴望成为一名官员,写一首诗来发泄他的愤怒,他怎么能治愈他的罪行呢?”最好给他一个官员。”他被授予他参军。作为一个封建皇帝,容苏哲,也许有人能做到,但容四川学者,恐怕很少有人能做到。

据说诗人刘永因为词作中的“忍着浮名,换了浅考低唱”一句得罪了赵真,在科举中被划掉,于是反驳说自己是“奉旨填词”。但事实上,刘永是宋真宗一代人,到赵真登基时,他已经三次失败。景佑元年(1034年),赵真亲政,出于对老考生的同情,特开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者的录取放宽规模[73],刘永才入仕。因此,刘永非常爱赵真,作为“愿岁岁,天仗常见凤战”来歌颂他。


宋仁宗的勤俭仁厚体现在哪里?史书上是怎么记载的?宋仁宗的勤俭仁厚体现在哪里?史书上是怎么记载的?

,,,,,,,

  • 为什么包公包庇通奸犯?大清官断案讲法理也讲道理
  • 包拯(999年5月28日至1062年7月3日)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著称。进士五年(1027年)仁宗天圣。对...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苏洵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的三苏之一苏琏资料介绍
  • 苏迅简介:苏迅(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作家,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为什么苏轼要求从[天堂]杭州到贫困山区工作?
  • 作为一名“地师级”领导,他愿意在贫穷落后的地区工作,与那里的人民同甘共苦,经常挖野菜充饥。。。这样一个好的干部不是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