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之战是在293年前,为了打开东进中原的通道,秦国将军白起带领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歼灭韩国、魏国和东周联军。让我们给你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看看!
战争期间,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进攻的弱点,用少量兵力钳制联军主力韩军,用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速惨败。韩军震慑,翼侧暴露,被秦军攻击,溃败逃跑。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大败韩魏联军。斩首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和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魏、韩割地求和。
战后,韩国精锐损失惨重。秦国以不可抗拒的势头向中原扩张。
[img]349513[/img]
战争背景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秦国最初的领土位于秦国(今天的水市),属于当时中国的边缘部分。秦穆公时期,秦国开始参与中原的霸权斗争。战国初期,周皇帝承认韩国、赵国和魏国的君主已经完成了三次晋升的最后一步,成为战国时期的一个新兴国家。魏文侯任命李琏实施改革,较早实施社会改革,使魏国成为第一个强大的国家。
战国时期,秦、齐、楚、赵、魏、韩、燕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魏逐渐衰弱,秦、齐由于国内变法(商鞅变法、邹忌变法)的成功,日益强大,成为西、东两大强国。秦惠文王在公元前325年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宋也先后称王。为了打败对方,秦国与齐国东西对峙,争取盟国。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时而与齐秦对抗,时而联合。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更加频繁,出现了纵横斗争。
秦朝昭王时,秦国加快了与六国合并的战争步伐。14年(前301年),秦进攻韩国(今河南邓县),并与韩国、魏国和齐国军队一起派遣长壮进攻楚国。面对四国联军的进攻,楚国也做出了积极的部署。一方面,他派昭遂带领军队抵抗秦国,另一方面,他派唐率领军队抵抗齐、韩、魏军队。
[img]349514[/img]
战争结束后,秦国试图进一步占领韩国和魏国的土地,但由于担心齐国的干预,被迫暂停行动。后来,由于齐国孟尝君前往魏国,并主持进攻齐国,齐国和魏国成为了对立。经过一系列的外交调整,秦国和齐国再次交朋友,为秦国东侵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机会。
战争影响
伊阙战后,韩魏门户大开。从24年到26年(前291-前289年),秦国先后进攻占领韩国万(今河南省南阳市万城区)、叶(今河南省叶县南)、邓(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夺取魏国的钱(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河雍(今河南省孟州市西)、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河内郡有61座大小城市。扫清秦军东进之路。
秦国是如何攻打韩国的?伊阙之战使秦国像中原一样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