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曹睿如何抓住生命的最后一点,为继承人重建权力体系?

曹睿和司马懿的关系一直很微妙。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这不是像“鹰视狼顾”这样的笑话。所有君主和辅政大臣之间都有自然的矛盾。

曹睿即位时,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是曹丕安排的辅政大臣。

曹睿要亲自掌权,当然要和高权重的辅政大臣争一争。

曹睿通过制衡压制了辅政大臣。

[img]350520[/img]

曹真、曹休、司马懿常年在外领兵,对朝政的影响受到限制。留在洛阳的陈群没有兵权,曹睿可以居中制衡,稳定大局。

尽管司马懿在曹睿时期表现得体,但曹睿和一些大臣仍然对此保持警惕。

司马懿曾问陈矫:司马懿忠诚,是国臣吗?

陈矫答:司马懿是朝廷所希望的,但不是国臣就是“未知”。(《三国志》。陈矫传引用《世语》)

当然,曹睿对司马懿的警惕基本上属于君主和辅政臣之间的正常警惕关系,并不是很特别。他故意压制司马懿的程度基本相当于压制曹震和曹休。

对曹魏皇帝来说,无论是宗室还是世家大族,都是他需要提防的对象。

曹睿当政期间,无论是曹真曹休这样的宗室,还是司马懿陈群这样的重臣,他都能自由驾驭,朝政被皇帝本人牢牢掌握。

曹肇、夏侯献、秦朗等宗室、蒋济、高堂隆等外臣都抱怨孙资、刘放为皇帝掌管秘密的权力过于强大,这表明曹睿限制了宗室和外臣的权力。

在曹睿的控制下,司马懿既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又不能威胁自己的权力。他们的合作相辅相成。

比如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众将请战,司马懿压不住,请命于曹睿,曹睿心领神会,下令不出战。

这一段,可谓明君贤臣合作的典范。

因为曹睿比司马懿年轻25岁,@ 正常情况下,这个君明臣贤的故事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然而,年轻的曹睿突然病倒了。

曹睿自然可以牢牢压制宗族和家族,但继承皇位的小皇帝不可能马上做到。

旧的权力体系已经失衡,曹睿必须抓住生命的最后一点,为继承人重建权力体系!

曹睿最初的选择是宗室。

他最初安排的辅政班是曹操之子曹宇、曹操假子秦朗、曹休之子曹肇、曹真之子曹爽、夏侯家的夏侯献。

与此同时,曹宇建议从辽东前线回来的司马懿直接去关中督军,而不是回洛阳。(继续排除中央权力体系)

曹睿没有像他的父亲曹丕那样采取世家大族和宗室共同辅政的形式,而是试图通过宗室+皇权压制世家大族。

曹睿似乎意识到了世家大族的危险。

自汉末以来,门阀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经济和政治资源,成为影响当前形势的重要力量。

曹操在与世界竞争时,消灭了袁绍、袁术,削弱了杨彪。东汉政治生态下的顶级士族都被打败了。曹丕可以通过吸引司马懿、陈群等次级士族来完成汉代。

曹操、曹丕时代,曹家既有强大的君主,又有一些穷人能人制衡,士族还能压制!

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九品中正制”的不断实施,士族再次控制了经济政治资源,司马懿、陈群、王玲等次级士族现已成长为顶级士族。

虽然宗室也很危险,但与这些鹰扬之臣相比,毕竟是自己的家人。

曹睿欣赏的大臣高堂隆曾提出:要提防“鹰扬之臣”,让宗室领兵,控制局势!

曹睿最初的安排基本上采纳了高堂隆的意见。

[img]350521[/img]

但是,把所有的家族都排除在最高权力体系之外,完全依靠宗室压制是可行的吗?

当高堂隆提出以宗室领兵压制“鹰扬”大臣时,曹睿仍然很健康,这是一个未雨绸缪的计划。

如今,由宗室直接压制世家大族的仓促之间,能压制吗?

曹宇地位高,但缺乏实权基础;曹肇、曹爽虽有其父之阴,但威望、实权也不如其父。

实力不足,能力不足!

曹肇、夏侯献得到辅政安排后,指着树上的鸟说:在树上呆得太久了,该下来了!(暗指孙资、刘放)

更何况孙资、刘放是否应该拉拢对象,就是想把别人弄倒,这样沉不住气,能成什么大事?

孙资、刘放立即开始劝说曹睿。

据《汉晋春秋》记载,孙刘劝说的要点有2个:

(1)、宗室也不一定可靠!

宗室也会危及皇权!曹丕有诏令,诸王不得辅政!

而且曹宇、曹肇、夏侯献、秦朗都不靠谱!

[img]350522[/img]

你还病着,曹肇、夏侯献在调戏侍病人!燕王(曹宇)已经在南方支兵,限制他们入宫!

(2)、这几个宗室镇不住场地!

“外有雍隔,国家危险”。外地实力派司马懿、王凌,这些能力平庸的家伙能压得住吗?

@ 孙资、刘放提出建议:由曹爽、司马懿一起辅政!

继续当初曹丕“宗室+士族领袖”的辅政队伍!

曹睿采纳。

但曹睿也觉得:还是不稳!

曹睿先是答应了刘放孙资的建议,然后马上反悔,然后回心转意,犹豫不决。

他问曹爽:“堪其事不”

曹爽战战兢兢,孙资代答“臣以死奉社姬”。

与此同时,曹睿以最后的表演笼络了司马懿。

曹睿拉着司马懿的手:我忍着不死,只是为了见到你,见到你,我没有恨!

然而,曹睿仍然没有放弃对司马懿的控制。

曹氏宗族牢牢把握中军,尚书孙礼被指定为曹爽的长史,以增强曹爽在朝政中的影响力。

[img]350523[/img]

这样,曹睿的最终构想基本形成。

1、以司马懿的士族领袖地位统治士族群体。

陈群死后,司马懿是士族领袖。

2、以曹爽、孙礼在洛阳的实力,压制司马懿。

虽然司马懿很有权势,但他在洛阳的实力却很弱。

事实证明,司马懿家族进入洛阳后,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被压制的地位,这不仅是他的隐藏策略,也是曹氏宗族手中的中国军队。

可以说,如果曹爽没有自己死,这原本是一个可靠的平衡系统。

但曹爽比他想象的更不可靠···

曹睿把孙礼当成束缚,把别人放在外面。

孙礼被苦心安排协助曹爽,后来又怪司马懿为什么让曹爽乱来而不动手?

在任何时代,都极难为幼主安排辅政团队,实现顺利的权力交接。

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更加困难了。

汉末以来,士族势力不断扩大,掌握了国家主要的经济和人口资源。

能否驾驭这些士族,是皇权稳定的关键。

强主控得住场子,但给幼主安排辅政队伍,当时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刘备很幸运。他把诸葛亮押在宝里,基本上没有任何麻烦。

孙权采用“权臣+宗室”的组合,由诸葛恪和孙军联合辅政。这一次,宗室赢了,诸葛恪被杀了。然而,东吴多年来仍处于混乱状态,国力受到严重损害。

司马炎采用宗室掌兵,基本接近高堂隆给曹睿的建议。结果宗室成了“鹰扬”大臣,八王之乱···

从那以后,直到南北朝,每一个年轻的主人或愚蠢的主人接手,都不可避免地会有血腥的风暴,甚至会改变朝代。


曹睿如何抓住生命的最后一点,为继承人重建权力体系?曹睿如何抓住生命的最后一点,为继承人重建权力体系?

,,,,,,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放弃曹操孙权?
  • 为什么诸葛亮选择刘备放弃曹操和孙权? 简介: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中央电视台100个论坛的著名演讲者易中天的观点是: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