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问,刘备有仁义,有忠智之臣,有忠勇之将,有天府粮仓,有皇室后裔的名字,怎么不能统一中国呢?按照“统一”标准,刘备做人不成功。不过,他从买草鞋到称帝,可谓是大成功。数学和政治永远是兄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很难用数学公式推断出政治结论。三国时期,有多少人赞成或反对汉朝?也就是说,没有数据,也没有公式。即使大部分选票都通过了,还能说明什么?选举结果是希特勒上台。历史总是开政治玩笑。
“统一”是政治标准,是政治家的主要职责。曹操、刘备、孙权的号召力如何?
1、生活经历:曹操是宦官家庭,地位不高,家庭财富多。刘备自称是皇室后裔,家庭疏远,家庭贫困。孙权的父亲孙坚从县官开始。可以说,三个成功者都不是权贵。那时,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权贵都失败了。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能贵多少代?世事如此。金缕玉衣是中山靖王刘胜的随葬物。刘备是他的后裔。300多年来,刘胜是汉武帝的哥哥,有120多个儿子,到刘备,@ 宋代司马光说:“家族疏远,不能纪其世数名位”。即使刘备是皇帝的直系亲属。陈胜吴广起义时喊道:“皇帝和将军相宁有种吗?刘邦是这样的,三国是这样的,一直是这样的。
2、政治主张和策略:曹操是“克定天下”,威胁天子命令诸侯。刘备是“复兴汉朝”和联吴伐魏。孙权经营江东,观望世界。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应该建立刘的后代。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是“天已死,黄天当立”。连几代官宦(非宦官)的袁绍兄弟都要当皇帝。随着动乱时间的延长,汉朝的政治号召力衰减。与三个政治主张相比,哪一个符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可以在没有数学公式的情况下得到结果。
三种政治策略都是智慧的,绝对不聪明。自从曹雪芹之后,所有聪明人似乎都没有好下场。有大智若愚吗?为了统一,三国归一例如,三家公司合并垄断市场张鲁是三国时期独一无二的人。每个人都为他的独让而战。张鲁从“五斗米道”开始,占领汉中,曹操攻击。他封好仓库,自动撤退,让土地、权力和财富。比孔融要出名得多,只是因为他不是儒家吗?也许做法很人性化,不提倡。与张鲁的“五斗米道”和张角的“太平道”相比,政治志向也不同。
3、政治影响力的衰减值得政治家或统治集团深入思考。曹丕和孙权在三国中有两位后代称帝。两人从小就生活在战争中,所有的利益,要么是父兄传下来的,要么是自己拼出来的,没有前政权的恩惠,@ 自称帝,不眷恋汉朝。因此,一个朝代的大动乱时间不能超过X年(一代时间)。37年来,从黄巾起义到曹魏建立。西晋八王之乱16年;唐代安史之乱8年;清朝太平天国14年。X年还应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汉朝结束时,仍然要高举汉朝的旗帜,缺乏吸引力。 4、政治地理:蜀地易守难攻。地形危险,道路狭窄,不利于大部队调度和物资运输,不利于大规模进攻。虽然有“木牛、流马”和破骑兵的弩和车阵,但人们总是要吃饭。蜀道难,上青天难。东汉初年的公孙述称帝12年,在蜀地称帝。221-263蜀汉存42年。蜀存19年,907-925年前。蜀存32年后,934-965年。因此,蜀地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其军事重要性在于守卫,而不是攻击。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也是如此。未来,它的军事意义将更加重要,任何敌对势力都不敢在三峡下布兵。保卫三峡尤其是未来的关键。
5、三国军事特征比较。魏军力最强,骑兵比其他国家强;吴军水手比其他国家强;蜀军步兵比其他国家强。曹丕两次南征都止于河边,孔明五次北伐都在山上作战。东吴将军更害怕离开船上岸。各国的军事特点无法克服地理障碍。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
江山耗尽英雄气概,鸣蝉螳螂黄雀候,安知苍鹰在哪里?桃花源在江山深处。
历史总是开政治玩笑:为什么蜀汉刘备不能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