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子是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发行的货币。它曾被称为官方和法定货币流通的“官方交子”。它在四川流通了近80年,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img]344014[/img]
交子最早出现在四川。宋代,由于经济发展,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金属货币。当时四川通过铁钱,铁钱价值低,重量重,使用极其不方便。当时一铜钱十,每千铁钱重,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块布需要2万铁钱,重约500斤,需要车。由于四川地理交通堵塞,“蜀道难,难上青天”。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一家“交子店”,为不方便携带巨额资金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存款人将现金交付给店主,店主将存款金额填写在用构纸制作的纸卷上,然后退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的存款费。这种临时存款金额的构纸券被称为交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了专门发行和交换交子的交子店,并在各地设立了分店。由于店主恪守信用,随到随取,交子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商家之间的大额交易也越来越直接用交子支付货款。后来,交子商店发现,只使用部分存款不会危及交子的声誉,所以他们开始打印面额和格式统一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正是这一步步的发展,使“交子”逐渐具有信用货币的特点,成为真正的纸币。
随着交子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对交子标准化管理的需求日益突出。,益州知州张咏在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对交子铺户进行了整顿,排除了不法之徒,专门由16户富商经营。到目前为止,“交子”的发行正式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立了益州交子务,以36万元为准备金,首次发行“官交子”126万元,准备金率28%。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式模仿民间“私交”,面额仍临时填写,加盖本州州印,只分为一定等级,从1贯到10贯。并规定了流通范围。宋仁宗时(1039年起),全部改为五贯和十贯。到宋神宗时(1068年起),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发行量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两年),交换新交子。后来,由于供应军需超额发行,交子严重贬值。1105年停止发行,改用“钱引”。
[img]344015[/img]
交子是支票还是纸币
最初,“交子店”的存款人将现金交付给了存款人。店主临时将存款人存放的现金金额填写在用纸制作的卷上,然后将存款人退还。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支付给店主30元的利息,即支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构纸券称为“交子”。此时的“交子”,是一种公私主管认可的存款和取款凭证,此时它是支票,它起着支票的作用。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交子商店也遵守信用,随时随地;此外,印刷的“交子”图案精致,隐藏的标记,黑色和红色的错误,写字,别人很难伪造,“交子”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可以随时变成现金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例子也越来越多。后来,交子店家在经营中发现,只使用部分存款,不会危及“交子”的信誉。因此,他们开始印刷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样,在流通中直接使用交子和商品交换,无需兑换现金。此时的交子不仅仅是支票,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象征,真的变成了纸币。
如今,世界公认的交子是纸币,也就是说,人们了解了上述发展过程和使用过程。
公元1023年(天圣元年),宋政府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负责纸币发行的官方机构“益州交子务”,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央人民银行。公元1024年,宋政府开始印刷发行“交子”,上面印有鸟兽、图案、图案或故事,非常精致。这种票据就像公债,分界发行。交子最初以两年为一界,发行新交子同时废除和回收旧交子。自公元1072年(熙宁五年)以来,虽然每两年仍发行一次,但每次交子的流通期增加到四年。交子的面值是从一贯文到十贯文的固定面值,以铁钱为基础,有发行准备金,基本具有现代标准货币的特点。
北宋交子印钞铜版副券,上面有“大宋通行宝钞”和“户部准确印制大宋宝钞宋城通行使用”。伪造者被斩首,逮捕者被起诉赏银。天圣元年,尤其是“大宋通行宝钞”,可以看出它是正宗的纸币。是的,在正式发行之前,交子发展的早期阶段,它确实只有支票功能,只有在交换之前才能使用。
[img]344016[/img]
此外,根据现代商品货币理论,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是商品或劳务支付或债务偿还中广泛接受的商品交换媒介。货币(钞票和硬币)是货币;支票账户存款也被视为货币;旅行支票或储蓄存款等信用工具也可以发挥货币的作用。因此,货币定义包含了一系列的东西,而不是一些东西,支票也是一种货币。
“交子”的出现,方便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金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成就。@ “交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在印刷史和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对研究中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北宋的交子是什么样的? 是支票还是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