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宋金纸币的名字之一。
兴衰过程
流通
原交子由蜀地民间富商主持发行。《宋史·食品志》记载:“富民十六户主之一。“在交子使用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交子有统一的面额和格式,逐渐被接受并作为支付工具使用,从而具有信用货币的特点,演变成铸币的象征,成为真正的纸币。与金银铜铁等铸币相比,纸币的交子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如果没有铸币作为支撑,它本身就变得毫无价值。因此,其流通功能的实现在于,人们相信这种纸币可以代表实际的铸币。只要信用得到保证,这种纸币就能充分发挥其流通功能,合理存在。
然而,维护信用并不容易。普通人无法长期保证这种信用的存在。富商主持的交子富商道德的丧失或经济条件的变化,很快就出现了“富民略有下降,无法偿还”的局面,导致纸币无法兑现,信用危机的出现,使交子无法继续由私人主持和发行。因此,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在薛田、张若谷转让的建议下,成立了益州交子务,自2年2月发行“官交子”以来,交子的发行权已转移到朝廷手中。
为了保证交子发行的成功,北宋朝廷出台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法规和政策。一般内容如下:第一,交子的流通期一般为两到三年,称为“交子”,期满后必须兑换成下一个交子才能使用。“交界”之所以成立,可能是因为当时交子是由构纸制成的,容易损坏和伪造;第二,每个行业的总发行量限制在1256340,其面额通常是一致的、五贯的、十贯的;@ 每次印发一界交子,必须有一定的准备金,以保证纸币能够自由兑换;第四,禁止私人印刷交子,不仅私人印刷交子的人将受到惩罚,即使是知情的用户和知情的人也必须参与监禁;第五,流通区域有限。一开始,“交子”主要局限于四川,后来扩展到陕西、京西等地。
在早期,封建政府对纸币的发行更加谨慎。纸币监管法律政策的出台也表明,政府充分了解了纸币依赖信贷的特点和易于模仿和滥发的弱点。应该说,这一金融监管体系和措施确保了“交叉”在一定时期内的顺利流通。
发行泛滥
然而,封建政府往往无法有效控制纸币的发行。当政府需要巨额的财政支出时,政府往往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利用自己的权力滥用信誉,无限期地发行纸币,最终导致通货膨胀,从而使纸币失去信用,变成废纸。北宋交子的命运也证明了这一点。
官方发行纸币,有时没有准备金。比如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宜州交子务在陕西发行交子60万元,支付粮草费,没有钱。政府不再遵守每个行业的固定发行金额,而是大量超额发行。根据《宋史·食品志》,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年)“边界率赠送,供陕西边缘购买和募集兵力。少的几十万,多的或几百万,成都没用。请打印,所以每年都没有固定数量的书。可以看出,为了满足陕西军情的需要,多发交子量将超过一界总量的几倍,甚至导致成都缺乏交子,需要增加。其结果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和纸币信用的丧失。
纸币的分界发行逐渐成为“通货膨胀”的障碍。每个行业发行新纸币时,往往会规定新币值的旧钞一比几。比如元符年间(1098~1100年)换发时,新朋友需要换回旧朋友五元,即新旧价格比较1∶5。
政府滥用信用,导致交子成为其收钱的工具。没有信用,交子就失去了流通的功能,从而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封建政府以更改纸币名称的方式掠夺民间财富。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用钱引各路”,将纸币命名为“钱引”。虽然名字变了,但其实质是收钱工具没变,甚至变得更糟。大观元年(1107年)将交子务改为钱引务,今年的发行数量“比天圣一界多20倍,而且价格越来越差。也就是说,发行量从120万元增加到2000多万元。而且没有准备金,“不存本钱,增造无艺,引一当钱十几。可见,价值1000元的钱只能当十几块钱,纸币贬值有多严重。
北宋交子的兴衰也是今天的参考。政府的监管法制在金融货币制度的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纸币的发行和稳定可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创造财富,在解决国家暂时需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政府破坏了原有的金融法制,滥用了信用,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通货膨胀和货币体系的崩溃。
历史意义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有人认为,中国纸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的“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期的“飞钱”。汉武帝与匈奴作战多年,国库空虚。为了解决财政困难,他在铸造“三泰铢”和“白金币”(银锡合金币)的同时发行了“白鹿皮币”。所谓“白鹿皮币”,就是以宫园白鹿皮为币材,每一尺,周边画,每一枚定值40万元。因为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皮币本身的价值,所以“白鹿皮币”只是王子之间的贡献,而不是流通领域,所以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只能说是纸币的先驱。“飞钱”出现在唐代中期。当时,商人出去做生意带来了很多铜钱,所以他们先到官方开具了一张记录当地和硬币数量的凭证,然后拿着凭证去其他地方取款购买商品。这个凭证就是“飞钱”。“飞钱”本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不干预流通,不行使货币功能,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四川成都北宋时期的“交子”是真正纸币的开始。
[img]344012[/img]
在北宋出现纸币并非偶然,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商品流通需要更多的货币,但当时铜币短缺,无法满足流通需求。当时铁钱在四川地区通行,铁钱价值低,重量重,使用极其不方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块布需要2万铁钱,重约500斤,需要车载。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首次出现在四川的主要原因。此外,虽然北宋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国家货币并不统一。有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专用铜币(宋代行政单位),4路专用铁币,陕西、河东铜币兼用。各货币区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可防止铜铁钱外流。@ 宋代政府经常受到辽、夏、金的攻击,军费和赔偿费用都很大,还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各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交子”的出现,方便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金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成就。@ “交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在印刷史和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对研究中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携带,可以广泛使用,有利于商品流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交子的出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兴衰过程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