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哪里?每个地方的文化有什么区别?

地理分布

良渚古城的南北是天目山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红薯溪和良渚港分别从城市的南北两侧向东流动。凤山和野鸡山分别用于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因此,专家推断,古人在建城时显然对地理位置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和规划。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包括余杭良渚、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绍兴、宁波;再往外,还有扩张区,从西到安徽、江西,从北到江苏北,靠近山东。良渚人曾经为了占领这里而打过仗;再往外,还有影响区,直到山西南部。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中国的一半,没有高水平的经济文化水平是不可能的。考古学家认为良渚古城实际上是“良渚古国”。根据良渚古城的发现,有人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该从此改写——从最早的朝代到夏、商、周,再到良渚。

代表遗址

良渚遗址

余杭区良渚镇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发现于1936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出土的石器有镰刀、箭头、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削精美,特别是使用石犁和耕田器,说明当时已进入犁耕阶段。良渚遗址区距今5300~4000年,有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并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第一次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城址。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中国的一半,这座新发现的古城相当于良渚时期的首都。

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该从此改写:从最早的朝代到夏、商、周,再到良渚。

这座古城东西长约15000~南北1700米长约18000米~1900米,略呈圆角矩形,正南北方向。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以上,做法考究:底部先垫石,宽度400米~60米(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明朝洪武年间修建的西安古城墙,底宽18米,顶宽15米),上面堆满了纯黄土和夯实。

西城墙全长约1000米,宽约400米~60米,南连凤山,北连东甘溪;接下来,依次发现南墙、北墙、东墙,底部铺石,大量黄土夯实;中间的莫角山遗址被城墙包围。与西城墙相比,其他三面城墙更加精致:铺砌的石头要锋利得多,明显是人工开挖;城墙外的石头相对较大,越往里越小;在堆积的黄土层中,有时会掺入一层黑色粘土层,提高城墙的防水能力。考古学家推测,这些痕迹表明古人首先建造了西城墙,直到其他三面城墙建成,他们才有更多的经验。根据良渚遗址的位置、布局和结构,专家认为当时有宫殿,生活着国王和贵族。现在他们找到了相当于良渚首都的城墙。

莫角山遗址

莫角山遗址是良渚文化遗址中最大的遗址,位于杭州西北25公里处。遗址中心土墩平面为东西长方形,东西长约670米,南北宽约45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土层厚10.2米。大土平台上还有三个小土墩,三足鼎立:南为乌龟山,北为小莫角山,东为大莫角山。整个人工堆砌的巨大土墩基础形状与所谓的“土金字塔”相同。在这个大土平台上,发现了大型夯筑基地和大型柱洞遗迹,这是当年大型建筑的遗迹。靠近莫角山遗址西北的是所谓的“良渚王陵”,反山遗址墓葬群。

[img]344560[/img]

@ 太湖周边地区除“莫角山遗址”外,还有“青浦福泉山遗址”(残留人工土墩东西长94米,南北宽84米,高7.5米)、许多建有所谓“土墩金字塔”的大型聚落遗址,如“武进寺墩遗址”(残留人工土墩高约20米,直径约100米,遗址总面积90万平方米),这些以“土墩金字塔”为特色的中心聚落或“没有经典城墙的城市”,构成了4800-4500年前东亚大陆聚落密度和人口密度最高的古代文明区。在这个遗址组中,今天的人们还发现了所谓的“良渚文字”,类似于“大汶口陶尊文字”,以及各种神秘的抽象图案,反映了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这样一个古老的居民来说,他在西元前3000年早期就有了原始的文字、原始的城市和超高密度的人口,他最初的“主人”是谁?这是一个脱离中国历史的“史前文明”,还是一个真正属于中国历史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国文明”?显然,鉴于前例证明“地名干支密码”也适用于“前龙山时代”的“九黎”地区,我们不难直接找到答案。事实上,无论是从震泽、草湖等地区附近的现代地名来看,还是从各种古代地理文献记载的牌匾、碧陂、玉山、玉儿、李城、句章等地区附近的古代地名来看,这个著名的良渚文化“古国”的主人无疑应该是一个古老的九里语部落,以中国“十二地支星神”中的第一位“周(子)”为守护神。

[img]344561[/img]

反山遗址

良渚文化时期的“王陵”-反山遗址。反山遗址位于良渚遗址西部中心,东南为莫角山著名的超巨型中心基址,其余为低洼农田。海拔约10米,东西长90米,南北宽30米,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高出地表约4米。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深挖洞”高潮中,当地村民就在反山南部挖了两个小防空洞,其中一个出土了许多石头和玉石,另一个防空洞距离反山12号墓南端最重要的墓地只有50厘米。1985年,原长寿乡(现为瓶窑镇)的一家企业选择了反山。工厂的北墙建在反山顶部的北边缘。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得知此信息后,于1986年5月8日正式进入考古建筑工地,第二天开始考古发掘。

塘山遗址

“西险大塘”——良渚文化时期的塘山遗址。塘山遗址位于良渚遗址西北侧,是一片东西向的土墙,全长约6.5公里,宽约5卜70米,高约3-5米。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1996年底到2002年,对塘山卢村段和猫耳弄段进行了多次试探。1996年底,陆村段首次进行试挖,在30平方米的探沟中发现了玉器残件和石材加工工具。1997年4月至6月,在卢村和猫耳弄段进行试探。卢村段揭露面积100平方米,发现良渚文化积累被战国时期压制。良渚文化积累中出土了100多件石制玉工具、玉料、玉器半成品,清理了良渚文化贵族的2座墓葬。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哪里?每个地方的文化有什么区别?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哪里?每个地方的文化有什么区别?

,,,,

  • 为什么女英成为爱情的典范?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娥皇和女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姐妹们嫁给了帝舜。两个女人嫁给一夫,不仅开启了中国爱情史的开始,也是中国史“和亲”...

  • 揭露中国祖先黄帝的著名发明有哪些?
  • 当我了解人文初祖黄帝的故事时,我被黄帝的发明精神震惊了。从黄帝的发明类型来看,他无疑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根据《五帝史...

  • 芒种季节各地区的习俗是什么?这些习俗是怎么产生的?
  • 芒种季节有哪些习俗?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送花神 农历二月,花朝迎花神,芒种时节,百花开始枯萎。...

  • 皇帝迁都亳州设立了二十四节气
  • 皇帝30岁时,兴起于高辛,成为高辛的家人。皇帝成为部落领导后,可以观察秋末,没有舆论工资。他观察民意,为人民着想,为人...

  • 有多少版本关于三教九流? 这些版本是什么样的?
  • “...有卖狗皮膏药的,有卖跌打药的,摆摊的,算命的,等等。这纯粹是一个三教九流、五花八门的自由市场。”这是从一篇文章中截...

  • 揭秘:顺能成为首领:顺能成为首领 姚禅给舜是因为吗?
  • 尧舜禅让这个典故历史悠久,因舜有贤德,尧将领位禅让于舜。我们不禁要问,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古代真的是那么无私,权力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