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帝的姓氏或黄道十二宫非常精致。例如,唐朝的皇帝都姓李,所以与“李”谐音的动物不能吃,鲤鱼不能放在表面上吃。
[img]344499[/img]
如果渔夫抓到鲤鱼,他只能放手。如果他把它们卖到市场上,一旦他们抓到它们,他们至少会把它们关起来,停留很长时间。
[img]344500[/img]
另一个例子是明朝的皇帝,他们都姓朱。而“朱”和“猪”是谐音,不能吃猪,甚至不能杀猪。当然,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要开明,对吃猪肉没有那么严格的控制。但在明武宗朱厚照的时期是不同的。
[img]344501[/img]
明武宗直接下令禁止杀猪,不是他姓“朱”,而是他属于猪。然而,朱厚照在位几年后,他死后,禁令被取消。
至于唐朝,老虎为什么叫“大虫”?其实原因很简单,和一个皇帝有关。唐朝皇帝李渊,他的祖父叫李虎。为了避讳,李渊要求朝廷不要用“虎”字,而是改名为“大虫”。
[img]344502[/img]
我们可以看到,唐朝以后,一些明清小说继续遵循这一习惯,老虎被称为“大昆虫”,更典型的是《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老虎,小说中的老虎变成了“大昆虫”。
为什么老虎在唐代被称为大虫?是谁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