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曹操为什么从许都迁都到叶城?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曹操将东汉的实际政治中心从徐都迁至叶城,并将军事主力军及其家属安置在附近。因此,魏县和冀州已成为全国军事重点地区。那么,曹操做出这样的决定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改变了军事和政治部署的地理模式呢?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很多讨论和研究。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分析曹操建都叶城的原因。第二类是讨论魏晋南北朝北方割据政权在叶城建都的原因,视野和讨论范围更广。他们的意见大致相同,认为叶城受到当时统治集团的重视,主要是由于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分裂时代的特点。

分述如下:

一、位于交通枢纽

叶城位于中国北部。它位于太行山东麓南北交通大道上。北经邯郸至幽州首府蓟城(今北京),南自黎阳(今河南省俊县)渡河至豫东平原。如果你穿过太行山,你将进入山西高原并州。如果你从叶城东到仓亭津(今山东阳谷县北)渡过黄河,那就是兖州西部,继续

前进到山东半岛各地。叶城附近地势平坦,车马走集,四面八方。

[img]339779[/img]

水路运输也可通过漳州、环诸水与白沟、黄河连接而成。因此,《魏都赋》说:“尔其疆域,旁极齐秦,结凑冀道。开胸殷卫,跨蹑燕赵。江大黄评论道:“无论是冀州一州,还是冀、青、幽、并四州,还是冀、青、幽、并、兖、豫、司隶七州,叶城都处于相对适中的地位。平时政令辐射,人员往来,上情下达,下情上通,或物资流通,钱粮委输,都比较方便。”

由于叶城是一个道路聚集的地方,以冀州为军事基地征服北方诸州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正如朱教建议袁绍所说:“振一县之卒,匹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扬天下。黄巾虽然狡猾凌乱,黑山霸道,东方军队,青州可以决定;如果你还讨厌黑山,张燕可以灭;如果你回到北方,你的公孙会失去;如果你威胁军迪,匈奴就会服从。”

二、山河环绕,有利于防御

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看,叶城在自然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防御条件。西部有高耸的太行山,可以阻挡山西高原的侵略者;南、东有黄河屏障,可以在黎阳、白马、仓库亭拒绝敌人;叶城南北有张、欢、阜水,阻碍敌人,是建都

形胜之地。

正如《读史方舆纪要》卷46所说:“夫叶靠太行,阻漳、阜、夏、商时固有。在战国时期,赵用这个来拒秦,秦也用这个来合并赵。汉末,袁绍不能有自己的危险。如果他进入曹操,他就能在中原长大。”此外,该地位位于交通枢纽,其战略价值越来越高。

顾祖禹认为,从北方的地理形势和古代相关史实来看,叶城在军事上的地位价值十分突出,在关东首屈一指。

他说:“夫相州唇齿泽鹿,臂指邢明,联系河阳,襟带禅,魏,是险塞,以东为冠冕。”顾氏还认为,叶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洛阳和南阳。“与河南的全局相比,它不如洛,洛不如叶...而且,自古以来,丈夫就很容易用叶子做洛,用洛做叶子往往很难,这也是禁止的原因。”

邹逸林指出,自西汉末年以来,河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地位一直非常重要。”要控制黄河流域,首先要控制河北,冀州已成为士兵们必须竞争的地方。叶是河北地方反政府势力的集中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政权经常将叶城建设为政治中心,有利于控制整个黄河流域。

三、经济发达,户口多

叶城位于河北平原,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左思说:“山林幽幽,川泽回耀。坂本南瞻淇澳,则绿竹纯茂;北临漳富,则冬夏异沼。因此人口密集,农业经济相对发达。从战国到西汉,临淄和邯郸是黄河下游最富裕的城市,与洛阳、宛和成都并称汉代“五都”。但在东汉时期,临淄、邯郸的经济政治地位日益下降,被叶城所取代。

[img]339780[/img]

根据侯仁之的研究,叶城繁荣,可以取代邯郸。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华北平原水道的发展,叶城在交通方面的地位超过了邯郸。”另一个地理原因可能是叶城更接近中原,很容易以河北为基础,争夺中原。”

他还指出,临淄的位置偏向东方。它最初的建筑地点是利用淄河进行防御,以对抗来自东方的敌对势力。然而,自春秋战国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临淄城受到的武力威胁主要来自西方,而西郊是一个无尽的领域。“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攻击下,整个城市确实没有风险。”

它的地理位置和防御条件都不如叶城,所以自西汉末年以来,它逐渐走上了衰落的道路。汉末战争爆发之初,“冀州民人殷盛,兵粮优足。耿武、闵纯也说:“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由于上述原因,地方政府觊觎群雄。时人所说:“冀州土平民强,英杰所利。袁曹拒绝时,袁绍的优势在于兵员众多,物资丰富,如郁授评论:“北兵数量不如南,南谷

虚少而货财不如北。"

即使在长期战争和大量人民死亡的情况下,冀州仍然保持着相对较高的人口密度。例如,曹操占领叶城后,曾索读文簿,对崔燕说:“昨案户籍,可得30万人,故为大州也。"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口和平原沃野,是建都立国的重要条件。因此,陆玉称冀州为“天下之上国也”,又说:“唐虞已来,冀州是圣贤之源,帝王之宝。东河以上,西河以来,南河以北,易水以南,膏壤千里,天地之交,阴阳之交,神州之交。”

四、分裂分据的情况

高敏曾指出,叶城不仅在经济和地理环境上具有优势,而且与封建分离势力的存在和需要密切相关。“如果出现分裂和分裂的情况,并且封建分裂者试图安全地建立政权,那么邺城和他们所在的地区无疑是他们建立首都的最佳地点。它便于防御,在控制山东(广义山东)和南下中原的战略要地方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邺城作为国都所在地的客观可能性,只有在封建分裂时代才有必要实现。”

因此,叶城的繁荣与地位的重要性几乎始于魏晋南北朝的分裂。隋代挖掘大运河和全国统一形成后,叶城的地位一落千丈,再也无法恢复其昔日的荣耀。邹逸林还认为,叶城是中国三到六世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个时代的许多特点,如长期战争引起的河北平原地位的变化、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增长、民族经济文化的融合等,都可以在这里反映出来。”

但有一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那就是曹操选择叶城为国都和后方基地。除上述四个原因外,还有其他重要因素吗?如果只是这些原因造成的,那么曹操死后,叶城及其附近地区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和分裂的总体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然而,曹丕将国都设在洛阳,叶城仅作为陪同之都。他还将成千上万的冀州士家迁往河南,实现了政治和军事重心的向南转移。这是怎么解释的?

[img]339781[/img]

从这个角度来看,曹操的父子在选择首都和确定军队主要部署区域时,除了地理条件和政治形势外,可能还有其他考虑。从相关记录来看,这应该与他们在不同时期采取的战略密切相关。


曹操为什么从许都迁都到叶城?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曹操为什么从许都迁都到叶城?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放弃曹操孙权?
  • 为什么诸葛亮选择刘备放弃曹操和孙权? 简介: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中央电视台100个论坛的著名演讲者易中天的观点是:诸葛...

  • 曹操不能统一世界的秘密:内部问题让他担心
  • 曹操二十多岁时,从征服黄巾军开始。他认为国家取贼立功是他的愿望。从那以后,他已经快40年了,几乎没有一岁不出征。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