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梁武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作为一个国家的主人,我没有好好管理国家,而是想着如何骗取官员和人民的钱。我出家几次,去佛寺当僧,然后让大臣用钱赎回。我能做出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那就是南北朝的梁武帝。
声望不够,作秀来凑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规模传入,僧侣修建的寺庙享受着当时政府的补贴,导致寺庙恶性扩张。
梁武帝在继位前信仰道教。继位后,他宣布他相信佛教,并开始大张旗鼓地建造佛教寺庙。首都只有500多座佛教寺庙。他在佛教中找到了理论依据,命令僧侣吃素。后来,汉代的僧尼改变了吃三净肉的习惯。
[img]338637[/img]
梁武帝北伐失败后,梁武帝在民间名声极差。为了赢得自己的美誉,梁武帝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出家当僧,美其名是为战死的士兵念经。当然,这纯粹是为了表演。
据《梁书》记载:“舆驾亲祠南郊,赦天下,内外文武各送劳一年。”
公元527年,梁武帝去了当时北京建康最大的寺庙。突然,他脱下龙袍,换上了僧袍,成为了和尚。虽然大臣们都很震惊,但国家一天也不能没有君主。皇帝出家了,政府荒废了。这让大臣们像火锅上的蚂蚁一样焦虑。最后,在大臣们的恳求下,梁武帝终于回到了宫殿。
[img]338638[/img]
出家为僧,声望钱财俱有,一举两得
回到宫殿后,梁武帝不高兴。在当时的寺庙里,僧侣们仍然需要支付寺庙的低俗费用。作为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低俗的成本只能更高。梁武帝立刻意识到低俗的成本很有前途。
梁武帝已经想知道如何骗钱了,他一刻也不想耽搁。不久,他去了同泰寺上香,再次在寺庙里出家。当然,这仍然是一个美丽的名字。他为国家念经祈祷,大臣们束手无策。他们只能努力说服他们。梁武帝的目的没有实现,他们当然不为所动。大臣们找到了一位雄辩的代表,再次说服梁武帝。梁武帝透露,他仍然需要大量的钱来偿还粗俗。
大臣们只能聚在一起筹集资金,筹集12000金赎回梁武帝。寺庙里的僧侣们看到这么多钱,很高兴让梁武帝还清庸俗。实现愿望的梁武帝和大臣们回到了宫殿。成本必须掌握在梁武帝手中。梁武帝开始假装修建几座破旧的寺庙。当然,剩下的钱一定是他自己的。
两年后,梁武帝觉得自己的钱短缺了,用自己的老套路出家当僧,骗取了大臣和人民的钱。大臣们当然也不傻,经过一次教训,开始尽力劝阻梁武帝,各大臣上书直劝。没有达到目的的梁武帝一定忽略了他,坚持要出家。这次出家没多久,大臣们只能再凑2.2万黄金赎回梁武帝,梁武帝的作秀又赚了不少钱。
[img]338639[/img]
荒诞无稽 作秀,终于灭亡了
大臣们的生活也很痛苦。每次梁武帝出家,他都要自己筹钱赎回。大臣们当然不想用自己的钱,只能增加对人民的税收。因此,人民的税收增加严重,导致人民生活困难。当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官员不想挤压人民,只能自己借钱,导致大臣的家庭。
梁武帝并不关心朝鲜大臣和民间人民的生活痛苦。看到大臣们为赎回贡献的金银,他们感到自豪,认为这次他们可以浪费一段时间,建造一些他们最喜欢的寺庙来配合他们的表演。
历史书记载:梁武帝在位期间,出家四次。当然,他每次都是为了作秀骗钱。他在寺庙里呆了30多天,每次都假装换上僧袍,遵守戒律,让自己的作秀更加逼真。
公元548年,侯景发动兵变,喜欢作秀的梁武帝也没能得到保佑,最终死于饥饿和疾病。
北伐失败后,梁武帝为什么要出家为僧?他的特殊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