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诸葛亮死后,蜀汉还能存在三年。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181-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在三国历史上,诸葛亮虽然不是诸侯,但其影响力和知名度足以与刘备、曹操、孙权等诸侯相媲美。诸葛亮作为蜀汉历史上唯一的宰相,感受到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恩情,一生致力于汉朝事业的复兴。自公元228年以来,诸葛亮开始北伐中原,即与强大的曹魏展开直接较量。

然而,公元234年,积劳成病的诸葛亮离开了北伐中原的战场。对蜀汉来说,诸葛亮的离去自然是不可弥补的损失。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蜀汉并没有迅速灭亡。

[img]337249[/img]

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到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调动了18万军队,从而发动了魏灭蜀之战。在我看来,蜀汉的抵抗,整体实力的巨大差距,自然是徒劳的。在这场战争中,刘禅面对邓艾的军队,选择开城投降,这标志着蜀汉的灭亡。所以,问题来了,诸葛亮死后,蜀汉为什么能坚持30年,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对蜀汉来说,后诸葛亮时代能坚持30年左右,自然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就外部因素而言,蜀汉能够苦苦支撑30年,离不开魏国自身的问题和东吴的北伐。换句话说,如果魏国没有内乱爆发,或者东吴没有起到遏制曹魏的作用,蜀汉的灭亡时间就会明显提前。其中,魏国自身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高平陵的变化和淮南的三叛。公元249年,司马懿与曹爽的斗争达到了最激烈的阶段。今年,司马昭趁曹爽出城的机会,在曹魏都城发动了兵变,这就是著名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杀害了曹爽和他的党羽,并开始掌管曹魏的权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平陵之变之前,司马懿就被大将曹爽提升为著名的太傅。基于此,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他的老对手司马懿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机会率军攻打蜀汉。尽管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爆发后重新掌握了军权。然而,这不仅是诸葛亮去世后的15年左右,也是因为司马懿70岁,更不可能亲自带领军队征服弱小的蜀国。

而且,对于曹操建立的曹魏来说,司马懿不会一下子被篡夺。虽然曹爽将军被杀,但忠于曹魏的将军对司马懿家族发起了反击,这就是著名的淮南三叛。对于淮南三叛来说,是公元251年爆发的王凌之叛,也是公元255年爆发的无丘节俭(guànqiū jiǎn)、公元257年,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

对于淮南的三次叛乱,司马懿的父子终于平静下来了。因此,支持曹魏家族的力量基本上被司马懿家族摧毁了。然而,这无疑减轻了蜀汉防御的压力,即从公元249年到公元258年的近十年,掌握曹魏权力的司马懿的父子很难集中精力吞并蜀汉。

[img]337250[/img]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淮南三叛后,曹魏的内部仍然很不平静。甘露五年(260年)后,曹魏发生了甘露变化。曹尚不愿意被控制。他带领士兵抵抗司马昭,最终被司马昭、贾充和成济杀害。对司马昭来说,杀害曹魏皇帝的行为一度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曹尚被杀后,司马昭将曹宏改为皇帝。此时,司马昭完全掌握了曹魏的大权,从而获得了发动魏灭蜀之战的条件。因此,很明显,曹魏内乱不断,自然成为蜀国苦苦支撑的重要原因。

同时,就东吴北伐而言,也减轻了蜀汉防御的压力。例如,公元252年,诸葛恪取得了对魏国的东兴大捷。东兴之战,又称东兴之战,发生于公元252年11月(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魏派出15万军队,分三条路进攻东吴南郡、武昌、东兴。其中,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领兵7万,直接逼东兴。以太傅诸葛恪为主教练,东吴率军4万,迎战向东兴进攻的魏军。魏军战败。由于战败,司马昭被削去侯爵,诸葛恪在吴国的声誉达到了顶峰。

在东兴之战的基础上,公元253年春,东吴太傅诸葛恪再次出兵攻打曹魏,促使曹魏动员重兵防御东吴北伐。因此,很明显,虽然魏国的实力远远超过蜀汉,但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家族与曹魏宗族的斗争,加上东吴诸葛恪等人的北伐,很难集中力量攻击蜀汉,这无疑是蜀汉生存30年的外部因素。

另一方面,就内部因素而言,蜀汉丞相诸葛亮虽然去世,但诸葛亮仍为蜀汉和后主刘禅留下了许多贤才。这些对蜀汉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蒋婉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诸葛亮去世后,蒋婉迅速稳定了蜀汉的局势。并带领军队来到汉中这个益州门户,从而承受曹魏一方的压力。公元244年,曹魏将军曹爽发动了一场针对蜀汉的战争。因此,在这场战斗中,虽然曹魏军队众多,军队10万,而蜀汉在汉中只有数万人。然而,经验不足的曹爽被蜀汉打败,这不仅损害了曹魏的士兵,也导致曹爽在曹魏士兵中的威望大幅下降,为司马懿成功发动高平陵奠定了基础。

[img]337251[/img]

@ 和蒋婉一样,诸葛亮器重和培养的大臣费祎和董允也是栋梁之才。当费祎担任蜀汉尚书令时,他实施了休养生息的策略,促进了蜀汉国力的恢复,而董允曾担任费祎的助手,并压制了黄皓等恶棍。值得注意的是,诸葛亮死后,姜伟仍然坚定不移地贯彻诸葛亮的进攻和防御思想,多次率军进攻魏国,使魏国难以集中力量反击蜀汉。据《三国志》记载,姜维在公元238-262年之间进行了11次北伐。姜维不断进攻,这让曹魏专注于防守,而不是反击蜀汉。

当然,蒋婉、费祎、董允、姜维等人都无法改变蜀魏实力的巨大差距。公元263年,在魏灭蜀之战中,曹魏征西将军邓艾趁着姜维和钟会在剑阁对峙的机会偷渡阴平,最终在成都当兵。在此基础上,刘禅投降,促使蜀国率先告别三国历史的大舞台。


诸葛亮死后,蜀汉还能存在三年。原因是什么?诸葛亮死后,蜀汉还能存在三年。原因是什么?

,,,,,,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