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明帝司马绍(298-325年),字道畿,晋元帝之子,庙号肃宗。母亲出生在代郡。他生来就像一个鲜卑的人,直率。在位期间,他曾平息过王敦的叛乱,并有中兴之气。不幸的是,他在位仅四年前就去世了。
简介
永嘉元年(307年)和父亲司马睿一起搬到镇上建业(后来改建康,今江苏南京)。建兴元年(313年),司马睿进入左丞相,拜司马绍为东中郎将,守卫广陵。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称晋王,司马绍为晋王太子。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当皇帝,司马绍当皇太子。
晋明帝从小就很聪明。据《世界说新语》记载,晋明帝小时候就“太阳靠近长安”的问题与父亲争论,以及利用东宫卫士一夜之间建造王子西池的谣言。司马绍不仅工作书法,而且孝顺,司马绍也很勇敢。王敦被称为“鲜卑儿”。王敦曾要求晋元帝废除王子,但大臣反对放弃。
322年,晋明帝在晋元帝司马睿死后即位,大赦天下。晋明帝曾乘坐马来西亚秘密侦探王敦的营地,在太宁两年(324年)平息了王敦的叛乱,停止了对王敦党羽的调查,全力重用王导,稳定皇帝的权威,与江东大族保持和谐的态度,成功地处理了“王敦之乱”。晚年有宠妃宋,国色天香,善吹笛,是石崇妃绿珠之女弟子。不久,皇帝病了,大臣们提出了建议,并邀请了宋。最后送给吏部尚书阮遥集。三十二五年闰八月戊子(二十四)日(十月十八日),晋明帝病死,年仅二十七岁,在位四年,葬于武平陵。
明帝年表
晋明帝-明帝年表
司马绍出生于公元301年。公元316年,司马绍被立为皇太子。公元322年,晋元帝去世,司马绍即位为晋明帝。公元324年,王敦之乱平定。公元325年,司马绍病逝
历史评价
自东晋成立以来,北方侨姓士族与南方吴姓士族之间的矛盾一直十分尖锐,吴姓士族往往被排斥和压制。为了稳定东晋政权,临终前一个月,明帝还下令说:“吴时将相名贤之舟,能够汇编家训,忠孝仁义,静自守真。他不在乎时间的人。州县急于出名,没有遗迹。为了打破宗族界限,为国家选拔人才,试图调解这一矛盾。临终遗言中,他要诸臣为自己治丧时“务从简约”,不要奢侈。唯一遗憾的是,他未能继承父祖辈的遗产,廓清中原,以雪民、怀二帝为耻,成为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清人王夫感慨地说:“明帝不死,中原其复!“虽然这句话无法证实,但晋明帝确实可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皇帝。他的不幸早逝无疑是那个时代的重大损失。
司马绍介绍晋明帝 晋明帝在位期间平定了王敦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