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固(94~147)东汉大臣。字坚。汉中南郑(今陕西汉中)人。从小好学,经常千里跋涉,步行找老师,以此来了解经典。四方士人大多是来学习的,因为他们的风采。后司隶和益州命令县孝顺廉洁,开拓司空。
在东汉王朝自和、安二帝之后,外戚当权,宦官干政,朝政非常腐败。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日益频繁,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加剧。这种情况引起了一些士大夫出身官僚的担忧和不满,李固是他的代表人物之一。顺帝阳嘉二年(133),公卿推举李固对策。李固纵论时弊为政,建议削夺外戚梁冀势力,罢退宦官,严令中常侍子弟不得为官、察孝廉。因此,李固被宦官诬陷,久而久之,才得拜议郎,后出为广汉郡罗县令,到白水关,解印丝,还汉中,隐居不仕。永和中,李固任荆州刺史,复迁为太山太守,累迁为大师、大司农。汉安元年(142),顺帝派遣杜乔、周举等八人案查州郡,因所劾弹奏多为梁冀及宦官亲党,顺帝下诏停止追究。顺帝不得不下令罢免八使检举的刺史和二千石。顺帝死后,冲帝即位,李固为太尉,与梁冀参录尚书事。冲帝在位不到半年就去世了。李固主张立年长的清河王刘蒜为帝,梁冀坚持立年仅八岁的乐安王子刘蒜为质帝,以继续控制朝政。不久,质帝又毒害了梁冀。李固、司徒胡光、司空赵戒再次立刘蒜为帝,梁冀与宦官秘密谋立李武侯刘志为帝。胡光、赵戒以下的公卿不敢反抗,但李固坚持本议。梁冀奏请梁太后免除李固。刘志得立为桓帝后,刘文等谋立刘蒜为天子,梁冀因此诬陷李固、刘文等共为妖言,逮捕下狱。李固门生王调等上书申冤,得到太后赦免。还有李固出狱,京师市都叫万岁,梁冀怕李固的声望,还按照前事杀了他
李固简介 李固生,东汉时期著名的忠诚诚实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