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南阳人张仲景,名机,字仲景。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约生,献帝建安24年(公元219年)中风。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学史伟人。汉灵帝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精华,写出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医学。这本医书是熔化、法律、处方和药物的先例,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在促进后世医学的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张仲景年轻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医学非常感兴趣。公元196年至204年,南阳地方疫情流行,同族病死者三分居二,伤寒病死者十分居七。
面对这种情况,张仲景毅然辞去了官职,认真研究了伤寒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他丰富的医学实践经验,他将《伤寒杂病论》合并了16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将《伤寒杂病论》奉为医经(唐宋以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自魏晋以来,一千六百多年来,一直是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作品。他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伟大医学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树一帜,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隋唐以来,张仲景的作品远播海外,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自晋朝以来,中外学者整理、注释、研究和发挥了《伤寒论》、有1700多本书是《金匮要略》写的,这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培养了世代著名的医生,为中华民族的繁殖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千年来更辉煌的道教”。
张仲景简介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