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文学团体“金谷二十四友”巨子石崇,以富豪而闻名。字季伦,父亲是西晋开国元勋被称为“娇无双”的美男子石苞。石苞临死,分财物与诸子,独不及崇。母亲以为言,苞说:“这儿虽小,后自能得”。史书记载,石崇发家是在荆州刺史上抢劫富商致富,但在石崇和皇帝的叔叔王恺之前,他们已经赢得了几轮斗富。石崇是元勋之子,仕途自然平步青云。后来,他逐渐失望,在洛阳城北20里的河阳购买了金谷别业,招募了世界各地的文人结社吟诗。侄子欧阳健曾得罪小人孙秀,孙秀得志后又向他索要绿珠,石崇不给,于是被诬陷为乱党夷三族,绿珠也为他坠楼。
石崇作为一个古老的富人,很有名。人们常说他和皇室贵戚斗富,绿珠坠楼的故事,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人们似乎不太在乎石崇是多么富有。
石崇的父亲石苞在晋武帝时是大司马,后来被排除在外,最终死于泰始八年。我看不出石苞有多富有。我只知道他有六个儿子,石崇是他最小的。
石苞临死前把自己的财产分给了诸子,却没有给最小的儿子石崇,石崇的母亲对此提出异议。石苞说:虽然这里小,但以后可以得到。这句话有点奇怪。即使石崇从小就很敏感,勇敢足智多谋,按常理去想,他也应该得到父亲的财产。但这一奇怪的举动告诉后人,石崇的财富并没有从他的祖先那里继承下来。
石崇后官到城阳太守,伐吴有功,封安阳乡侯。但这并不能保证让他变得富有,而且能够致富到压倒贵戚王恺的地步。在伐吴过程中,有许多封侯者,王浚是伐吴的第一功臣,刘禹锡写着“王浚楼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诗。王钧年轻时很奢侈,因伐吴之功被封为襄阳县侯时,他的儿子也被封侯,给丝万匹,钱三十万。但王俊也只是自己的玉食锦服,奢华自逸,以这样的家具还没有表现出与人斗富的举动。
石崇简介 石崇生平,西晋文学[金谷二十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