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义之(?-523.11.19),历阳乌江(今安徽、县东北)人,南北朝梁朝名将。武干少,曹虎战斗多,战功多。官至都督北徐州元淮诸军事、平北将军、北徐州刺史。
武干在昌义很少,和曹虎一起战斗,战功也很多。曹虎为雍州刺史后,以昌义之补防阁,为冯义驻主。曹虎还朝,昌义之留雍州事萧衍,萧衍待其很厚。齐末战争不断,中兴元年(501年),萧衍起兵攻打东昏侯萧宝卷,昌义之为辅国将军、军主,除建安王中兵参军。陵倩口有帝阁,萧衍派昌义前去驱逐,昌义之每战必捷。萧衍军到新林,昌义之随王茂于新亭,获得尤多。萧衍攻克建康后,以昌义之为直阁将军,马右夹毂主。
天监元年(502年),萧衍代齐称帝,国号梁为梁武帝。封昌义为永礼县侯,义有500户。除了骁骑将军,他还是盱眙的太守。天监两年(503年),迁假,督北徐州军事,辅国将军,北徐州刺史,镇钟离。并击退魏军的进攻。天监三年(504年),进入冠军将军,增封200户。
天监四年(505年)十月,梁武帝萧衍兴师进攻北魏,以弟弟萧红为统帅,率军驻洛口(今安徽怀远境)。天监五年(506年)二月,昌义之与魏平南将军陈伯之战于梁城(今安徽淮南田家庵附近),昌义之败。四月,北魏以中山王元英为征南将军、都督扬、徐二州诸军事,率领10万军队迎击梁军。今年5月,南梁太守右卫率张惠绍攻打徐州(治彭城,今属江苏),进入宿迁(今江苏宿迁东南)。昌义之复攻梁城,拔之。六月,张惠绍与南徐州刺史宋黑、水陆同时进攻北魏彭城。张惠绍大败。七月,南梁青、冀二州刺史桓和攻北魏兖州(今属山东)占领固城。梁南徐州刺史王伯敖与中山王元英在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作战,败亡5000多人。八月,魏将邢山带兵夺回孤山(今山东滕县东南)、固城。魏帝元恪诏平南将军元诠,督促未出发的部队增援淮河以南。邢岚在绥口(今江苏宿迁南)击败梁将蓝怀恭,进入围宿预。蓝怀恭退至清水(即泗水,指其下游,沿今废黄河至清江西南至淮河)以南建筑工事,继续抗击魏军的进攻。
九月,邢岚与平南将军杨大眼联兵进攻,在清水以南击斩梁将军蓝怀恭,俘虏梁军以万计。张惠绍被迫放弃宿预,梁将领萧耀也放弃淮阳(今江苏泗阳境)逃回。梁军统帅萧红装备精良,军容十足,魏军认为是百多年前所未有的。梁军进入洛口,前军克服了梁城。梁这些将军想赢得更多的胜利,但萧红胆小而愚蠢。在得知魏将军邢山穿越黄河,与中山王元英会面,共同攻击梁后,他非常害怕,即召开军事会议。齐将吕僧珍说:“知难而退,不亦善乎!"萧红连忙说:“我也这么认为。但诸将都不同意,昌义之更是坚决反对,大怒不已,一时要发尽。他说:“吕僧珍可斩也!百万之师出未逢敌,望风突退!何看见圣主?"萧红不敢违反众议,停军不前。魏军知其懦弱,遗巾妇以辱之,并唱道:“不怕萧娘和吕姥,但怕合肥有韦虎”(《资治通鉴·卷第146》)
昌义之简介 南北朝梁朝名将平北将军昌义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