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哪个朝代的: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人。孔子的生日一般按照《史记·孔子家族》记为鲁襄公22年,而生日《史记》记不住,按照《谷梁传》记为“十月庚子孔子生”。今天的公历应该是公元前551年9月8日出生的。
孔子出生在鲁国。鲁国封地为周公旦的儿子伯禽,保存完好,被称为“礼乐之邦”。鲁襄公29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令人惊叹。鲁昭公2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看完书,他称赞“周礼在鲁!”鲁国的文化传统和当时学术下移的局面对孔子思想的形成影响很大。
孔子早年失去父亲,家庭衰落。他曾经说过:“我年轻,便宜,所以我可以鄙视很多东西。”年轻的时候,我做过“委员”(管理仓库)和“乘田”(管理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困,但孔子十五岁时“渴望学习”。他善于取法,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选择善良的人,改变不善良的人。”(《论语》)他是一个无常的老师,渴望学习,村民们也称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岁”,开始授徒。任何带着一点“束修”的人都被接受为学生。比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都是早期的弟子。连鲁大夫孟的儿子孟和南宫敬叔来学礼,说明孔子已经出名了。私立学习的创造打破了“在政府学习”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自宣公以来,鲁国的政权一直掌握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分裂了鲁军的军权。孔子曾对季氏“八舞在庭”的违法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问孔子政治,孔子说:“君、臣、父、子。”他还说:“政在节财。”齐政权在陈医生手中,虽然景公悦孔子的话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成功,于是又回到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学习,几乎遍布各种候国。当时鲁政权在季氏,季氏受其家臣阳货的约束。孔子对这种政治不在君而在医生,“陪臣执国”的情况不满意,不想出官。他说:“不公正,富有,昂贵,对我来说就像一朵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被用于鲁,被任命为中都宰,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然后从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的人必须有武备,有武事的人必须有文备”,这使得齐军希望用武力劫持鲁军的预谋失败,并利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占领的运输、灌溉和龟阴田。定公12年(前498年),孔子提出了“堕落三都”的计划,以加强公室,遏制三桓,引用古代“家不藏甲,城里没有野鸡”,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三桓与家臣的矛盾,季孙和叔孙同意摧毁费邑和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煽动,反对堕成邑。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是哪个朝代的人? 孔子介绍了世界十大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