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简介:朱温(852-912年)曾被命名为朱全忠,称帝后更名为朱晃。宋州砀山午沟(今安徽省砀山县)人 家庭背景是儒家,祖朱信,父朱诚,都以教授为业。小时候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母亲王的仆人在萧县刘崇家吃饭。朱温成年后,他和哥哥朱存“勇敢有力,温尤凶猛”,“不做生意,勇敢自负,人们厌倦了”。
朱温参加黄巢起义四年(877年),屡立战功,迅速升为将军。大齐政权建立后,任同州防御使。王重荣围困同州(陕西),朱温向黄巢求助,但黄巢安于享乐,对求助没有反应。这激怒了同样雄心勃勃的朱温。再加上他的顾问的建议,朱温终于叛变并投降了唐朝。任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使,并将其命名为“全忠”。
中和三年(883年)被授予宣武军节使,随后击败黄巢。龙年(889年),黄巢剩余秦宗权被授予东平王,天府元年(901年)授予梁王。黄巢灭亡后,唐帝国名存实亡,各方都形成了支兵自重的局面。其中,宣武节使朱全忠、河东节使李克用、凤翔节使李茂贞、卢龙节使刘仁恭、镇海节使钱柳、淮南节副大使杨行密等。历史上“郡将自善,常赋绝,藩镇废弃,不自朝廷”,“皇室日卑,号令不出国”。
昭宗在天复元年(901年)被宦官韩全教幽禁,宰相崔胤乃召唤朱全忠救驾。韩全教不得不投靠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朱全忠进攻凤翔,凤翔食尽待援。天复三年(903年),节日使李茂贞杀宦官韩全教等70多人,与朱全忠和解,护送昭宗出城,昭宗返回长安。崔胤指责宦官“大则建扇藩镇,倾危国家;小则卖官,害朝政”。不久,朱全忠杀死了数百名宦官,废神策军,完全控制了皇室。被封为梁王。
天佑元年(904年),朱全忠杀宰相崔胤,逼昭宗迁都洛阳。8月晚上,任命朱友恭、叔叔聪等人杀昭宗,另立其子李珍为帝,为唐哀宗。天佑二年(905年),在亲信李震的鼓励下,在滑州白马驿(今河南省滑县境)一夜之间杀死了裴枢、崔远等朝臣30余人,投尸于河中,历史上被称为“白马之祸”。
朱全忠为藩镇节度使时,用法严格。军队交战时,如果将军死了,所有士卒都会斩首,称之为“跋队斩”,自然战无不胜。而且士兵逃到州县,不归者众多。为了防止士兵逃跑,朱全忠命令士兵记住军号。
开平元年(907年)废唐哀帝,自称皇帝,改名为黄晃。建都开封,国名为“大梁”,历史上称为“后梁”,后人称为梁太祖。封李珍为济阴王,次年又杀李珍。从那以后,唐朝结束了289年的统治,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梁太祖朱全忠在位时非常重视农业发展,下令除两税外不得有科配;然而,由于多年的战争,人们不谈论生活。开平四年(910年)柏乡之战发生,与晋王李的矛盾加剧。晚年,宫廷陷入权力斗争。皇后张临终前劝他:“君人中英杰,妾无别担心,但‘戒远色’四个字,请注意。朱温生性残暴,杀人如草芥。夫人在世时尚可以劝阻,但死后却肆无忌惮,甚至乱伦,包括媳妇,都要入宫伺宿。乾化二年(912年)被三子朱友圭刺杀,享年61岁,在位6年。
朱温简介 梁开国君主朱温五代后的人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