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的故乡:孙武的故乡问题,前人已经有了一句话,那就是《史记·孙子吴起传》中的“孙子武者,齐人也”。历史学界至今仍存在争议,广饶、惠民、博兴、临淄共存。那么孙武的故乡在哪里呢?
惠民说
1987年,为汇编《惠民县志·人物志》,县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了孙子故里的研究工作。因此,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孙子研究筹备小组。研究人员收集并咨询了大量关于孙子的信息,并前往全国各地,咨询历史学家,并获得了直接的研究线索。经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北京大学专家查阅相关正史,确认孙子故里在惠民县的传统成说是确凿的。1989年5月22日至25日,惠民县人民政府、军事科学院战略部、总后勤部联合召开首届“孙子兵法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孙子兵法出版2500年,标志着国家领导人和众多著名专家学者广泛认可的“孙子兵法”国际学术研讨会,惠民县被邀请参加孙子故里的会议。(长期流传的“惠民理论”是指曾经包括广饶县在内的“惠民地区”,而非今天的“惠民县”)
乐安说
根据历史资料,最重要的有两篇文章:一是唐代元和年间林宝编撰的《元和姓》孙姓条下的《乐安》。孙武之后,汉有宾、硕、魏有清河太守孙焕、晋有孙凯,避地于魏,故属乐安。二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宇二子:桓,书。书字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食采于乐安。生凭,字起宗,齐卿。以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军。“前者被认为是孙武故里最早的记载,后者被认为是证明孙武故里在乐安的“铁证”。此后,许多关于孙武的介绍被称为“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
广饶说
新编的《山东历史》、《辞海》等资料文献都有体现,广饶挖掘的一系列古墓石碑上的记载也能确定“孙子故里”广饶所说的正确性。越来越多的历史和军事学者同意“广饶说”。2012年3月,八省市乐安孙氏后裔齐聚广饶寻祖考察。2012年5月,广饶县被邀请参加《中华乐安孙氏总谱》专家论证会,作为孙子的故乡。(长期流传的“惠民理论”是指曾经包括广饶县在内的“惠民地区”,而非今天的“惠民县”)。
临淄说
据《左传·襄公28年》和《山东通志》报道,孙武的祖父陈文子住在临淄鱼里。孙武和他的父亲陈无宇一定是在临淄鱼出生和长大的。根据大连图书馆数据库《孙子年谱》,公元前515年,30岁的孙武带着妻子去了吴。换句话说,孙武在30岁之前就住在临淄鱼里了。如果按照现代意义上的家乡概念,临淄鱼就是孙武的家乡。
广饶县委、县政府重视孙子故里的文化建设。一九九一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聘请了一批仿宋风格的建筑群进行规划设计,占地面积约70000㎡。以南宋关帝庙大殿为依托,在其前中轴线和右侧共有3个庭院,整个建筑古朴典雅,蔚为壮观。整个建筑群于1992年完工,并定名为广饶县孙武祠。广饶县孙武祠于1993年4月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为孙武祠落成剪彩。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题写的匾额挂在孙武祠门口。
孙武祠前院中间是一尊孙武汉白玉雕像,由青岛工艺美术学院谭国信教授创作,高3.2米。孙武手里拿着兵书,腰里拿着剑,从远处看,就像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在指挥千军万马在战场上战斗。
第一个展览室是孙武故里考证资料展。展览室主要向世人展示孙武故里在广饶的考证资料、史料及其对后人的影响。《史记》关于孙武的生活、《新唐书》、《古今姓氏书辩证》等史料均有记载。在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中,史料对孙武的最早记载是云:“孙子,武者,齐人也……”后来,晋代的《孙夫人碑》、唐代《贞观氏族志》和多通《墓志铭》、宋代欧阳修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对孙武的生活经历和里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记述,对后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孙武里籍探索史上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清代孙星衍的《魏吏部尚书孙勇传》、《孙子兵法序》也有同样的记载。清代孙星衍的《魏吏部尚书孙勇传》、《孙子兵法序》也有同样的记载。民国七年《乐安县志》和民国二十四年《广饶县志续修》也有“孙武是邑人”的记载。
第二个展厅是孙武书画展。展厅汇集了80多幅国内专家、学者、书画家和各级党政领导的书画作品。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多角度、多方面展示了对孙武及其家乡的关注。
孙武祠二门两侧是《孙子兵法》的巨大瓷雕。瓷雕长42.7米,高0.9米,分为141块板面,嵌423块瓷板,正文隶书阴雕,装订古朴典雅,整体凝重壮观,是绝世瑰宝。它由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瓦村农民雕瓷艺术家常宗林父子制作,历时2年,1993年雕刻而成,后赠广饶县孙武祠收藏展出。1995年,本瓷雕因其卷幅巨大、气势恢宏、技艺精湛、举世独尊而被评为“世界基尼斯之最”。
南宋大殿位于孙武祠后院,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位于北南,全木结构。高10.38米,东西宽12.63米,深10.70米,月台高0.73米。是山东省现存最早的宋代木结构殿堂之一。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武祠建于1992年。孙武祠建成后,广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以孙子兵学为内容的旅游发展,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拆除了广饶县教师学习学校和广饶县教育局,扩建了孙武祠。
县博物馆新馆建设,2003年又投资2000万元。位于孙武祠西侧的博物馆、孙武文化园、孙武文化广场已投入使用。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县级文博单位”建筑景点之一,将整个面积扩大到98890平方米,共148.34亩。2003年,孙武祠接待了3.5万多名国内外观众,门票收入超过3万元。其中,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德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超过20批,约500人,为弘扬孙子优秀的历史文化和广饶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东营(广饶县)历史博物馆也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积极组织东营县中小学生参观学习,让他们从小接受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教育。2003年,广饶县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大王镇中心初中、码头乡中心初中、中央初中、东营、胜利油田等县区部分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参观人数达到1.8万人次,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2003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孙武湖和中国兵圣文化博览园,充分利用其美丽的地理环境,进一步拓展新的旅游景点,展示广饶县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强大的经济发展实力,吸引投资,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其土方工程已完成。
兵圣孙武故里 揭示圣孙武士兵的故乡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