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天培简介:关天培(1781-1841年),字仲因,号滋圃,死忠节,封振威将军。江苏省淮安市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民是著名的爱国将军和民族英雄。鸦片战争中的清朝将军。
1781年(乾隆46年),关天培出生在江苏山阳(今淮安)的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就受到影响,习兵练武,驾船航海。
1803年(嘉庆八年)考入武痒生,拔淮安城守营额外右营外委,后升左营总、中营千总。后来,先后担任江南扬州营中军守备、两江监标中军守备、外海水师奇营守备、江南苏松镇左营游击、吴淞营参会、江南川沙营外海水师参会。1826年(道光六年),关天培护送1254艘水稻船从吴淞到天津,一路排除万难,完全运输了100多万石粮。道光帝闻讯大喜,升为江苏太湖营内河水师副将;次年特别授予江南苏松镇总兵。
1833年(道光十三年),在江南提督。1834年(道光十四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增阶因疏于防务、工作不力而被辞退,被关天培取代。关闭岗位后,我们致力于完善广州门户虎门的防御体系——加强炮台、增加火炮、筑起障碍、补兵勇、制定战术。
1839年(道光十九年),林则徐任命大臣到广东禁烟,控制广东水师。关天培全力支持,协助林禁烟销烟。损失惨重的英国开始采取武力报复。从那以后,他们发动了几次进攻,被关天培率领水师击败。因此,他们得到了道光皇帝的赞扬,并给了法福灵阿巴图鲁一个号码。
1841年1月7日(道光二十一年),英军攻占虎门第一重门户大角、沙角两炮台,参军陈连升父子英勇牺牲,形势变得危急。以督导无方的名义,道光皇帝革去了关天培的顶戴,使其带罪立功。于是关天培和总兵李廷钰分守靖远、威远两个炮台,并典当衣服,每兵给银两元安抚士兵,提高士气。2月26日上午,英国船只对虎门炮台进行了大规模炮击,基本摧毁了各炮台的作战能力;随后,英军登陆围攻炮台,双方展开肉搏战;关天培游击麦廷章力守卫炮台。最后,他们都受了重伤,死了,所以虎门沦陷了。
第二天,关的随从孙长庆回到战场,收回被炮火烧焦的尸体,英舰伯兰汉号鸣炮致敬。孙将其埋在淮安市东门外(今淮安区东乡南窑社区)。道光皇帝听到这个坏消息,失去了将才,于是亲自作了祭文,对关天培优秀的t恤骑都尉和一云骑尉世职,死忠节,入祭昭宗祠。另命地方官照顾其80多岁母亲的生活,“给银米养余年”。其子从龙袭世职,官拜安徽候补同知。后来,在虎门建立了祭关天培祠。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其子依关母遗嘱,在县东街用法院发放的抚恤金和筹集的资金建造了“关忠节祠堂”。
关天培简介 清朝爱国名将关天培介绍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