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诸葛亮害怕记录他的言行 蜀汉政权不设史官之谜

几千年来,诸葛亮的身份在不同的人眼中有着不同的形象:皇帝说他是一个忠诚的大臣;大臣说他是一个善良的外表;学士们认为他是一个聪明的精灵;人们认为他是一个聪明的神。当然,他不像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哈姆雷特那样受欢迎。经典评论“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得到了大家的集体认可。诸葛亮是如何形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形象的?恐怕后人仔细筛选研究是值得的。,蜀汉政权由他控制时,竟然“国不治史,注记无官”。在《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中说:“……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行事多遗,灾难不振。诸葛亮虽然达到政治,凡此等等,犹有未丝绸。结果陈寿在写《三国志·蜀书》时找不到足够的史料。那诸葛亮为什么不设史官呢?

历代中国都设立了专门记录和编纂历史的官职,统称为历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和分类有很多不同,但主要可分为记录类和编译类。史官刚出现,发展时间长,两者没有太大区别,后来演变成特别负责记录日常注释史官和历史博物馆史官,前者服务皇帝,记录皇帝的言行和政府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后者专门编写前王朝的官方历史。唐代刘知几在《史通·史官建设》中说:大史掌国六典,小史掌邦国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由此可见,不同的史官有不同的职责,他们共同记录了王朝的大小事务,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信息。

宋代文天祥的《正气歌》中有两个典故:“齐太史简,晋董狐笔”。它讲述了两个著名历史学家的故事。

诸葛亮害怕记录他的言行 蜀汉政权不设史官之谜

春秋时期晋国晋灵公在位时,董狐是一位史官。晋灵公年纪轻轻就继位为国君,不仅幼稚,而且傲慢。比如他在高台上用弹弓射击行人取乐;他的厨师煮熊掌不适合他的口味,他一怒之下杀了厨师。对晋灵公的胡作非为,国相赵盾多次劝诫,但晋灵公不但不听,反而要杀赵盾。在这种情况下,赵盾不得不逃离都城,到其他地方避难。

这时,赵盾的同族赵穿举兵杀死灵公,然后将赵盾叫回都城,另立晋为国君,赵盾继续担任国相,主持国政。晋国史官董狐认为,杀死灵公的真正责任人应该是赵盾,直言不讳地在史册上写下:“赵盾杀其君”。赵盾见了,大为惊讶,解释说自己没有杀君罪。董狐说:“你身居相位,出去既没有出国,回来也没有惩罚凶手,这个杀人犯罪,不是你是谁?赵盾无奈,叹了口气:“呜呜!我之怀,自一伊戚,其我之称。”

孔子称赞董狐:“董狐,古代良史,书法不隐。”然而,孔子也称赞赵盾,说:“赵宣子(即赵盾),古代良医生也为法受恶,珍惜,越境不可避免。”不管孔子的评论是否正确。但无论如何,后来人们称赞诚实的历史官员,称之为“董狐”;称赞直书其事的文笔为“董狐之笔”。

春秋时期,齐国大臣崔抒与齐庄公发生冲突,争夺美女。崔抒趁机杀了齐庄公,立了齐景公,自己做了国相。齐国太史记道:“崔抒杀其君”。崔抒不愿意在历史上留下杀君的恶名,下令杀死太史。继任的太史还是这样写的,又被杀了。第三个太史还是这样写的,被杀了。第四个太史还是直书其事,崔抒觉得正直的史官是杀不绝的,只好放弃。这时,齐国另一位史官南史氏听说连续三位太史因实际记录国事被杀,生怕没人敢直言不讳,于是带着写着“崔抒杀君”的竹简走向宫廷,得知第四位太史记录没有被杀,就回去了。几千年来,齐南史一直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官的典范。

宋太祖经常在皇宫后园玩鸟。有一次,几个臣子说有急事求见,宋太祖就召见了。但是召见之后,他们都在玩一些很普通的东西。宋太祖很不高兴,问为什么。一位臣子回答说:“臣子认为这些事情比打鸟更紧急。宋太祖更生气了。他拿起边上的斧头,用斧头把手打了那个人的嘴,打掉了两颗牙。那个人慢慢弯下腰,捡起牙齿,把它们放在怀里。太祖骂他说:“你有牙齿。你为什么要保留证据告诉我?!臣子回答说:“臣不会起诉陛下,但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会把这件事写进历史书里。”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到历史学家在历史上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

诸葛亮之所以没有设史官,主要是因为他担心史官会记录他的坏言行,阻碍他的行权。

诸葛亮害怕记录他的言行 蜀汉政权不设史官之谜

以诸葛亮的“达到政治”和周密的思维,以及“二十多根棍子”的精细作风,我们不应该不知道如何忽视历史官员的伤害。刘备死后,诸葛亮为托孤大臣,权倾朝野,全国上下唯他马首。朝中一切事务“咸决于亮”。高度集中会使他更容易把个人意志凌驾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上。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会有过度行为,比如他如何排斥李燕;如何对待刘禅;如何对待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比如匆忙发动北伐。

比如马苏失去街亭,诸葛亮“违众拔苏”,派只会在纸上谈兵的马苏担任前锋。结果,他失败了。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诸葛亮泪流满面地砍掉了马苏。然而,当时马苏并没有像外界广为流传的那样向诸葛亮请罪。相反,他选择在军队失败后逃跑,然后被逮捕。诸葛亮判处死刑后,还没来得及执行,就在狱中死亡。马谡潜逃案还导致荆楚集团的另一个骨干向朗(向宠叔叔),他与马谡关系良好,因知情不报而被辞退。想象一下,蜀国当时要有史官的话,对于里面发生的内情肯定会有详细的讨论。

“国不置史”行动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蜀亡后,即使是蜀汉著名历史学家乔周弟子的陈寿,在当代人修行当代史的情况下,也只有蜀书在《三国志》中“行事多遗,灾难性强”。各种材料的严重缺乏导致许多著名和重要人物无法单独传播。最后,他们只修了一卷。如果刘备没有时间考虑蜀汉的初步建设,那么刘禅当政后这么长时间,政权稳定性应该大大提高。在刘巴、秦宓、乔周、许靖等众多优秀文史人才的情况下,自承汉朝正统的蜀汉朝廷依然“国家不置史”,不能用诸葛亮“犹有未绸”这样简单的错误来解释。从“行事多遗”的角度来看,更会让人怀疑其“国不置史”的目的是什么。

《读书镜》记载,宋太祖一天罢朝,俯首不言。久而久之,内侍王继恩问故。上面说:“早来前殿指挥,偶有误会,史官一定要写,所以不开心。”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他“杯酒释兵权”,使自己的统治地位稳如泰山。这样的开国皇帝“偶有误会”,怕“史官书之”,让人感慨万千。

诸葛亮觉得设立史官会让他不能为所欲为。与其担心做事,不如根本不设史官。


诸葛亮害怕记录他的言行 蜀汉政权不设史官之谜诸葛亮害怕记录他的言行 蜀汉政权不设史官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