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虎将韩世忠:在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场景,那就是“武松单臂擒方腊”。然而,施耐庵的《水浒传》第19次《鲁智深浙江坐化,宋公明衣锦归乡》是另一个描述:方腊的巢被打破后,它逃跑了,被花和尚鲁智深的禅杖打翻,抓获了案件。但历史上真正捉拿方腊的方腊是南宋“四大中兴名将”之一的韩世忠。
韩世忠(1089-1151年),字良臣,夜号清凉居士,绥德(今陕西延安)人。宣和二年(1120年),方腊造反,江浙振动。北宋朝廷调兵遣将,韩世忠以偏将身份跟随王渊征服。军队刚到杭州的时候,方腊的声势很大,主将王渊分寸混乱,束手无策。但韩世忠却很有主见,瞒着主教练,擅自带领二千士兵,在北关堰进行伏击战。方腊军队措手不及,被打败逃跑。王渊羞愧不如,叹了口气:“世忠真万人敌也!“把自己随身携带的金银都给他,结为知交。韩世忠再次追上睦州清溪洞,直捣方腊老巢,“格杀数十人,禽腊出”。
韩世忠的老板辛兴宗看到他赢得了头彩,赶紧带兵赶过去。他不仅抢走了韩世忠的所有俘虏,还厚颜无耻地将“活捉方腊”的战功归咎于自己的名字,只给了他一个“承节郎”的低级军衔。随后,教练童贯班师回到朝鲜,在京口举行了一场伟大的宴会,他也“不如世忠”。
功劳被抢,官职无法提升。韩世忠自然很沮丧,独自躲在角落里喝醉了。谁曾想到“失去东角,接受桑榆”?在当天的宴会上,一位名叫梁红玉的营妓听到了他的传奇故事,主动接近他。一个是不成功的军人,另一个是堕落妓女的女人。他们互相欣赏,很快就结婚了。正是这个尘土飞扬的女人,让韩世忠名垂千古。
被誉为“南宋武功第一”的韩世忠之,他两次救宋高宗赵构于水火时,都有梁红玉的功劳。第一次是平定“苗刘叛乱”。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徽、钦二帝被金人劫持北上“出国旅游”。高宗赵构吓得四处逃亡,先从杭州逃到明州,再从明州逃到海上。金人退役四年(1130年)后,赵构改杭州为“临安”,认为可以“临时安全”。没想到,禁卫军司令苗傅和刘正彦发动兵变,迫使赵构退位。“禅位”给了三岁的小王子,让孟太后垂幕听政。
兵变发生时,苗、刘两人扣留了梁红玉和儿子韩亮,作为人质,试图逼韩世忠就范。但是因为韩世忠的勇敢,他们不敢为母子难堪。此时宋高宗没有行动自由,龙裕太后和宰相朱胜非密谋,假苗、刘派韩夫人梁红玉前去劝说,以为是后援。苗、刘采纳了这一意见,要朝廷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星夜去见韩世忠。韩世忠接到密诏后,立即烧了苗、刘二人以皇帝名义发出的诏书,说:“我韩世忠,只知道有建炎,不知道有明受!",斩了来使,催兵前进。
当部队进入杭州时,韩世忠“怒目大呼,挺刃突前”,打得苗,刘军队大败。苗刘二人见势不妙,逃离金门。囚禁中的皇帝赵构听着动静,偷偷走到宫门口环顾四周,看到韩世忠身先士卒,第一匹驰马驶入宫殿。赵构竟热泪盈眶,一握住他的手,痛哭流涕,然后一边身如抖筛,一边胆战心惊地道:“有个叛徒叫吴湛,这几天一直欺负我!他还在宫里,将军能为我杀了他吗?韩世忠立即去见吴湛,在握手的时候,突然用力折断吴湛的中指,轻易杀死他。逃出杭州的苗刘二人后来被韩世忠抓获死亡。赵构感谢韩世忠的“救命之恩”,亲自写了“忠勇”二字,揭旗送礼,授他少保、武胜昭庆军节使,并封梁红玉为“护国夫人”。
第二次是成功阻止金兵入侵,保住赵宋江山。同年冬天,金武术统兵十万,大举南犯。有人劝宋高宗赵构放弃临安,迁都长沙,韩世忠令然反对,怒气冲冲地说:“国家已失河北、山东,若再弃江淮,何去何从?淮、浙富饶,今根本地,怎么能舍得他呢?因此,韩世忠在镇江焦山寺屯兵8000人,在黄天荡与10万金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这场敌我极其悬殊的战争中,妻子梁红玉冒着箭雨,亲自上阵打鼓,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梁红玉打鼓退金兵”的故事。
揭秘:韩世忠,大宋中的名将 真正抓住方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