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垂过膝是史料中常见的一个词,主要用来描述帝王的奇怪身材。比如蜀国昭烈皇帝刘备“垂下膝盖,顾自见出耳”(《三国志》),晋武帝司马炎“立发委地,手垂过膝”(《资治通鉴》),北周文帝宇文泰“长发委地,垂手过膝”(《周书》),后燕皇帝慕容垂“手垂过膝”。古人认为,凡是帝王,身材总有一些异相,“手垂过膝”就是异相之一。然而,“手垂过膝”并不是皇帝的专利,陈朝皇后刘敬言也是这样一个人。
刘敬言是谁?刘敬言是谁的妻子?
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刘敬言(531-615)。祖父刘云官至梁朝秘书监,父亲刘偃是梁武帝的女婿。侯景之乱中,刘敬言投靠时任荆州刺史的叔叔,后来梁元帝萧诠。后来,萧诠因陈霸先平乱功高,将侄子陈旭封为直阁将军、中书侍郎,并将侄女刘敬言许配给陈旭为妻。承圣二年(553),刘敬言为陈旭生下长子陈叔宝。太建元年(569),陈旭成为陈朝皇帝,为陈宣帝,为皇太子立陈叔宝,为皇后立柳敬言。
据《陈书》记载,刘敬言不仅“美貌”,而且“身长七尺二寸”,身材极佳。南朝后期,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5厘米,所以“七尺二寸”的刘敬言身高超过1.76米。外表娇美,身材高挑,身材高挑,难怪陈旭一见钟情她。更令人惊讶的是,刘敬言和上面提到的皇帝一样,也“手垂过膝”(《陈书》)、《南史》),堪称史上一奇。历史记载中,刘敬言是唯一一位手垂过膝的皇后。
身材有什么好处?——刘敬言是唯一一位手垂过膝的皇后
手垂过膝,给人的印象是不甘居人之下,而刘敬言则是个谦虚的人,她律己修身,善待他人,甚至是陈宣帝的敬爱。早年,陈宣帝娶了一个姓钱的女人,称帝后把钱封为贵妃,比皇后更宠爱她。对此,刘敬言不但不嫉妒,反而“倾心下去”(《陈书》),甘心在钱贵妃之下。每次到处送货,刘敬言总是选最好的给钱贵妃,自己用一些差的。作为皇后,刘敬言虽然执掌后宫,但并没有争宠,更没有去挤兑情敌,显示出他宽广的胸怀。
刘敬言除谦虚外,还临危不畏,在危急时刻可以舍己忘我。太建十四年(582年),陈宣帝去世,陈叔宝“哀顿俯伏”,始兴王陈叔陵趁其不备,突下黑手,“用药刀把主中项”,用切药刀把陈叔宝的脖子砍下来,意在制造宫廷血案,夺取皇位继承权。面对突发事件,面对凶猛的人,刘敬言“驰来救焉”,用身体和手臂保护儿子。陈叔陵极其凶猛,“再数太后(柳敬言)”。虽然刘敬言被砍伤,但陈叔宝却能“自奋得免”(陈书)。
经云:“手长过膝,盖世英贤”。刘敬言是个有能力、有勇气的人;生逢乱世,更是给了她施展才华的机会。陈宣帝死后,举行了一场大丧;陈叔陵行刺不成,开始兴兵作乱;隋军也趁机逼近长江,陈朝失去了淮南大片土地。此时,陈叔宝因刀伤无法料理政事,国家危亡。在内忧外患的时候,刘敬言不顾痛苦,以皇太后的身份坐在首都,肩负着外安内的重任。“朱叔陵、大行葬礼、边境防御、百司众务”(陈书)井井有条,女人不让须眉。
刘敬言“美容,身长七尺二寸”——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
刘敬言对权力没有太多欲望,也没有抓住机会夺权,只手遮天。当内乱平息,外敌打退,国家稳定,儿子病愈时,她立即急流勇退,将权力交给陈叔宝,“后主创愈,是归政”(陈书)。然而,陈叔宝是一个昏昏欲睡、风流浪的天子,整天喝醉,导致朝政腐朽,怨声载道,亡国之势已成。看到国力的衰落,刘敬言后悔没有教育好儿子,但现在她只能在幕后帮忙,这让陈朝的政权活了下来。
三年(589),陈朝被隋军灭亡,刘敬言被俘到长安,后来转到洛阳,受到隋文帝和杨迪皇帝的优待。大业十一年(615),柳敬言死于洛阳。至于刘敬言的年龄,正史上说她活了83岁;而她的墓志铭却说她在“大业十一年(615)春病,...春秋八十有五”。墓志铭上的记录时间比陈书和南史更早、更准确。刘敬言比西汉皇后王政君(前70-13年)活得更久,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
值得一提的是,刘敬言的身材与丈夫陈宣帝非常相似。刘敬言“美容,身长七尺二寸,手垂过膝”,而陈宣帝也是“美容仪,身长八尺三寸,手垂过膝”(陈书)。这对皇后,帅气又漂亮,身材相配,都“手垂过膝”。从外貌、身材、特点来看,这对夫妇是典型的夫妻,堪称中国皇后的绝配。然而,早死的陈宣帝葬在南京显宁陵,而晚死的刘敬言葬在洛阳莽山,两人未能合葬,成为历史遗憾。
刘敬言是中国历史上最美丽的女王:刘敬言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