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邓丽君,很多人都会想起她迷恋无数人的“无奈之声”。因此,有人认为邓丽君是一位唱“无奈之声”的女艺术家。事实上,早在1000多年前的晚唐,“无奈之声”就开始流行起来,当时一位名叫刘采春的流行歌手让这种“无奈之声”风靡全国。
刘采春,祖籍淮安,随丈夫周季崇组成家庭戏班到江南越州一代演出,名扬天下。她擅长参军戏,会唱歌,深受唐代大诗人元祯的赏识。她曾写过一首诗,称赞她“言辞优雅,举止低落,美丽多彩。可见她当时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女艺人。晚唐时期,刘采春以颓废的声音风靡江南。当时,吴越地区,只要刘采春上台唱歌,“闺房、行人不会涟漪”,就能看出其流行程度。就像20世纪80年代的邓丽君一样,只要“甜蜜”在大街小巷响起,就会有人哼唱。当时,刘采春擅长参军戏,这是唐代流行的一部滑稽戏。这有点像今天的相声。一开始,两个人的搭档,一个人戏弄另一个人,比如一个戏弄,一个戏弄。后来演变成多人合演,也有女演员的参与。刘采春三人组成了一个家庭戏班,四处走穴。
刘采春除了善长参军戏外,唱得特别好。据说她有夜莺般的嗓音,“歌声彻云”,也许真的绕梁三天而不绝。元祯说她“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就是《罗尔曲》。据方以智在《通雅乐曲》中说:“罗来罗。“来罗”有希望远行人回来的意思。这首歌是她的代表歌曲,相当于“来罗”,有希望远行回来的意思,可见是表达离愁的感伤之歌。《全唐诗》收录了六首《曲》:第一:“不喜秦淮水,生恨江上船。带着儿子的丈夫去,经岁又多年。第二:“借东园柳,枯来几年?没有枝叶分,不要抱怨太阳偏。第三:“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第四:“那一年离别日,只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第六:“昨天北风寒,牵船浦里安。潮来打断缆断,摇桨始知难。”
据说当时这些流行歌曲辞意真实,声调凄凉。由罗氏歌曲演唱的《望夫歌》特别适合商人的口味,在商业发达、商人聚居的江浙流行一段时间。这些歌词从一个方面展示了商人多年来在外面奔波的辛勤工作,也倾诉了留在家里的商人妇女的无限悲伤和仇恨。因此,刘采春的表演非常能打动市民观众,每当她唱《望夫歌》时,女人和商务旅行都会流泪。因此,元祯在《赠刘采春》一诗中说,“更烦人的肠断,选词能唱望夫歌。不幸的是,这首歌不能流传下来。
与邓丽君的歌曲相比,那些流行歌曲应该相当于《何日君再来》、《江水悠悠泪长留》或《三年》等。“想到我的肠子寸断,想到我的眼睛想穿。很容易期待你回来,已经三年了。出乎意料的是,我们相遇了,明天又分开了。”从邓丽君甜美而悲伤的歌声中,我们可能会想象刘采春悲伤而委婉的悲伤歌曲。不难想象,刘采春和邓丽君一样,以女性粉丝为主,尤其是女性为主。当时,刘采春几乎成了商人妇,也就是那些有钱有闲但空虚的妻子的代言人。据说当时商人妇的婚姻生活已经成为当时的社会问题。一大批商人长期不归外,大量夫妻异地分居,怨妇成群,生活不和谐,已成为普遍现象。
刘采春唱的《曲》中有一首《莫作商人妇》,写的是闺中因期待归不归而产生的怨恨,即李怡的《江南曲》“嫁给瞿塘贾,朝朝误妾期”。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也说商人“重利轻离别”。刘采春的《曲》有120首,显示出其广阔的市场需求。在没有录音技术的唐代,靠一场又一场的表演,大部分中国都不容易走红。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当然,刘采春不仅是歌声和美丽的歌手,她也是歌词和歌曲的全能创作歌手。“唐朝成诗,夕付管弦”,在《全唐诗》中,六首歌都归刘采春。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不是她的诗,而是她把当时才子们的诗作为配曲,然后唱歌。杜秋娘的《金缕衣》也存在争议。这种争议,难免有男学者对女性不乐观、不平等对待、不信任、不尊重的嫌疑。只要一些男人看到一个女人写诗,写出广为流传的诗,他们就忍不住怀疑背后是否有另一个男诗人。虽然他们最终找不到男诗人是谁,但他们还是要找各种理由怀疑。例如,写《诗源》的胡应麟认为刘采春的几首诗“非晚唐调”否定了她的作者身份。但无论如何,后人还是记得那些让她们广为流传的女人。
刘采春作为当时的流行歌手,难免会有流言蜚语。在浙东演出时,她遇到了元祯。元祯有一种风流爱好,喜欢为相好的女人写诗。当年他爱上薛涛时,写了一首《送给薛涛》,后来爱上刘采春时,写了一首《送给刘采春》。到处留情的文人,却给后人留下了一些不入正史法眼的线索和资料。例如,他这样描述刘采春:“新妆巧样画双蛾,辱里常州透额罗。偷均匀光滑的前面,慢慢轻踩破纹波。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虽然刘采春与元祯的绯闻广为流传,但这段感情也是无疾而终。如果只是路过江南的大诗人元祯,刘采春可能会和丈夫一起走遍天涯,唱着女人,做一对神仙眷侣。不幸的是,命运是这样的,充满了太多的变量,一个普通的表演不再是普通的表演,而是改变了中国最早流行歌手刘采春的命运。当时,作为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刘采春的家庭戏班来到越州表演。刘采春的美貌和歌声吸引了风流成性元祯。他疯狂地迷恋上了这位年轻漂亮的流行歌手。
元祯有一种风流爱好,喜欢为年轻漂亮的女人写诗。当年他爱上薛涛的时候,曾经写过一首歌《送给薛涛》,让著名的才女薛涛在远方为他担心,相思成灾。这时,元祯早就忘记了薛涛,爱上了能唱能跳能诗的刘采春。他立刻写了那首名为《赠刘采春》的诗。在元祯眼里,当年的刘采春是多么迷人,色艺俱佳。据说元祯当时给薛涛写了一封信接她。然而,正当薛涛在那里等待并充满期待时,元祯爱上了刘采春,忘记了薛涛。据有关史料记载,刘采春的结局非常悲惨。元祯是一位风流成性的文人,迷恋了刘采春一段时间后,便抛弃了她。刘采春被爱情困住,万念俱灰,跳河自杀。就这样,一位在中国历史歌坛享有盛誉的流行歌手以这种贞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唐朝的一位才女和名伶为爱情走上了不归路,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美丽而悲伤的女人背影!
当然,刘采春的流行歌曲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声音,感动和安慰了许多当时无数的人,尤其是那些整天哭泣的女人。就像邓丽君的歌一样,当它在耳边响起时,总有人感动它。然而,谁能拒绝《纽约时报》的“无敌之声”呢?
唐代邓丽君:揭秘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