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当我研究日本企业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日本企业在承担中国传统文化时主要关注两个人,一个是写《论语》的孔子,另一个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他推出了“良心”体系。我们都知道《论语》,但王阳明的“良心”体系是什么呢?为什么日本人如此尊重王阳明?
王阳明最伟大的贡献是刺穿孔子创造的儒家窗纸。这层窗纸叫良心。王阳明的“良心”体系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起点,那就是“事物之理”本来就在我们心中,在每个人心中。这种“理性”就是我们的良心,比如孝敬父母,比如慈悲,比如诚实待人。这些“理性”是我们的良心,如果我们感觉不到,那就是我们的心被“现在的社会”混淆了。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只需要凭良心去做。所有的管理原则,如公平交易,如客户价值,如效率竞争,都存在于我们心中,是我们良心的一部分。精英或领导者并不比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多一点。每个人在良心面前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可以是圣人!据说王阳明的良心理论传播后,有人拒绝接受,想看王阳明的笑话,只是有一天有人在半夜抓了一个小偷,然后找到了王阳明,问他,你看到小偷有良心吗?
王阳明平静地让小偷脱下外套,然后让他脱下内衣,小偷都做了。当小偷下去脱裤子时,小偷犹豫着说:“恐怕这不合适。王阳明便对大家说:“羞耻之心,大家都有,这就是小偷的良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坏人时,即使我们不站出来勇敢行动,我们也能感受到坏人的错误和内心的胆怯。这一切都是人们的良心。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企业的任何员工,任何经理,谁不是“良心”?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那就是让每个人都“凭良心(心)做事”。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知行合一”——在“思想开始”的时候,“正心错误的思想”!
应该说,王阳明的窗纸对今天的企业管理太重要了。例如,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强调员工是否有结果良心?有责任感吗?你有良心吗?你有竞争良心吗?如果结果、责任、沟通检查、竞争和激励是“合理的”,那么这些“合理的”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那就是“良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员工不做结果,不承担责任,领导不检查,不沟通,不鼓励,那么,问题不是不“知道”,每个人都有良心,而是这样的良心没有“改变”错误的“自私分心”。@ 出路在于把自己交给“天理”,信仰按规律办事的“天理”,王阳明称这一切为“扬善抑恶”,或“致良知”!日本专家告诉我,日本最崇拜王阳明的人是稻盛和夫,他被称为“日本商业之圣”。王阳明的“良心”影子在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中随处可见。例如,稻盛和夫说,要判断一件事是否合理,我们不仅要看它是否合乎逻辑,还要看它是否符合人类的道德标准,并考虑它与人类价值的相关性。
稻盛和夫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京都半导体公司成立后的第二年,新员工要求公司确保他们未来的收入会增加到一定程度。当时公司刚成立,连自己都很难保证。如何保证新人的收入增长?经过三天三夜的讨论,稻盛和夫和他的合作伙伴认为员工的要求符合人类价值标准,所以他们不仅同意员工的要求,而且重大调整了公司的使命:“京都半导体公司的概念是为所有员工提供物质和精神成长的机会,并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促进社会和全人类的进步”。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中,日本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泡沫。稻盛和夫的公司在银行有很多现金。就连银行也建议稻盛和夫炒房,但稻盛和夫礼貌地告诉银行:“我们仍然用传统的方式赚钱,而不是炒土地。”
稻盛和夫有一个人生成功的方程:成功=能力+努力+态度。他解释说,能力和努力都在0-100之间,没有负数,只有态度是-100到+100,有负数,一个态度和价值观错误的人,会让他的能力和努力成为社会的负担!业绩背后是团队,团队背后是文化,文化背后是心态,心态背后是投资。这是我提倡的绩效定律。我认为们终于可以清楚地告诉你投资什么,这将有助于你获得持续的业绩,那就是投资良心!所有经营企业的道理都在我们心中,这就是我们的良心!
良心就是利润:分析日本企业家为什么崇敬王阳明?